大小新闻客户端12月30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慕溯 秦菲 视频拍摄 李伟嘉)12月22日晚7点,烟台毓璜顶医院东区9楼手术室。灯火通明,分不清白天黑夜。

此刻,几台急诊手术正紧张进行中,本期要采的《哇塞青年》主角——烟台毓璜顶医院麻醉科麻醉医生石存现还在忙碌。当天是他的夜班,也近乎是他的工作“常态”。
烟台毓璜顶医院麻醉科作为山东省重点学科,承担着全院所有科室的临床麻醉、急救与复苏、疼痛治疗。每天二百余台手术,让每一位麻醉医生时刻精神紧绷,作为其中一员,自2010年进入医院以来,3000多个日夜石存现已参与救治伤患近万例。
麻醉医生工作量大、风险高,但同时也有人说,麻醉医生的工作很轻松,给患者“打一针”就好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也曾伴随着石存现的成长与自我定位。

“大学时选专业就觉得麻醉医生很轻松。” 然而在经历了本科、研究生及博士学习和工作后,这种“轻松”又显得太奢侈。“这份工作类似长途车司机,病人像是一台年久失修、随时可能抛锚的货车,我们得小心翼翼地开动着,术中的突发情况就像路途中突遇狂风暴雨,需要抗住各种压力尽量开到指定的目的地。
患者自身心肺功能的变化、手术刺激与出血的潮起潮落,都如同亚马逊雨林里蝴蝶的震翅,在监护仪上演化出汹涌的风暴潮。术中病人的生命体征可能急剧变化——上一秒血压极高,你还害怕撑爆了病人某条脆弱的血管,下一秒就垮塌到底,生命指针飞速狂泄。前几分钟万物静美平安祥和,下一刻就警报频发危机四伏。一台手术可能需要十几种药物配合,药物剂量几乎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容错率极低。这是个劳心费力的工作,每天如履薄冰、如临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