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迈进 莱阳市山前店镇东岔河村草莓创业示范园全面启动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迈进 莱阳市山前店镇东岔河村草莓创业示范园全面启动

2023-11-07 16:20 来源:大小新闻

大小新闻客户端11月7日讯“今天我们要把高架上面的基质全部充填完,争取明天能够进入栽培程序。”昨天,莱阳市山前店镇东岔河村党支部书记、党支部领办众顺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晓伟与工作人员交流着草莓种植事宜。在东岔河村党群共富草莓创业示范园内,他们正准备为草莓种苗培育和“五彩”草莓上市开足马力。

“随着草莓育苗研发中心的投产,我们创业示范园一期工程全部完成,标志着党群共富草莓创业示范园全面启动。我们计划先期培育25万株草莓种苗,种植三个大棚五种颜色的高端草莓,力争冬春两季再创历史新高。”山前店镇党委书记徐强介绍,“今年以来,山前店镇紧紧围绕莱阳市11349总体工作思路,大力发展草莓产业,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努力创建共富基本单元,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迈进。”

坚持“党建”引领

构建“小草莓”的“大格局”

山前店镇结合镇域实际,统筹布局全镇产业发展蓝图,针对东岔河村草莓种植传统,确立“发展设施农业,走向高端路线”的思路,创新实现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党建聚力,夯实组织基础。东岔河村及时成立党支部领办的众顺农业专业合作社,召开全体社员大会,研究决定草莓发展布局,首期建成三个标准化草莓种植钢构大棚,安排2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30余名党员带头进行探索发展,当年实现集体增收 50余万元,助推村庄先后获得“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烟台市级文明村”“莱阳市优秀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获评“烟台市五星级合作社”“烟台市级示范社”。

“抱团”合作,定位高端策略。东岔河村采取“政校企”合作模式,申请120万元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村庄建设占地21亩的“共富大棚”;与宁波农科院签订合作协议,挂牌“宁波农科院新品种推广示范基地”,积极开展培育研发,提高草莓种植品质;引进高架无土栽培技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购置三层栽培高架2000余米,种植“梦系列”“粉玉”“隋珠”“佐贺”等近20余个品种,包含红、黑、白、粉、橙共五种颜色的高端“五彩”草莓,成功通过中国有机产品认证,荣获2022年全国草莓擂台赛银奖,参照去年同期单颗草莓6.66元的市场价格测算,可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相关经验做法被新华社等媒体刊发。

数字赋能,追求精益求精。东岔河村大力推进投资140余万元占地近6000平方米的草莓育苗研发中心建设,“育出莓好前景项目”入选2023年山东乡村振兴创客培育计划,吸引公众筹款和腾讯基金会配捐54.46万元;同时,重点配套配备20余万元的物联网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对育苗过程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要求的全部智能化控制,以及每批次种苗的可追溯管理。草莓育苗研发中心建成启用后,在保证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将全部上市对外销售,实现年产两批50万株的育苗目标,又将为村集体增收60余万元。

突出“共富”目标

托起“小草莓”的“大梦想”

党群共富是山前店镇发展乡村产业振兴的重中之重,在成功探索草莓产业的基础上,他们积极发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三方面举措,推动党群共富梦想照进现实。

宣传动员强信心。东岔河村按照“共同富裕”的要求,积极向群众宣传高端草莓种植优势和市场前景,采取“入社”和“单干”两种模式,引领群众自由选择、突破发展,让草莓产业辐射面更宽,带动范围更广。截至目前,全村标准化草莓钢构大棚已发展至近100个,草莓种植面积从30亩扩大至200余亩,群众年均纯收入增长3~4万元,实现翻倍增幅。

专业培训强技能。山前店镇党委依托建成的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开设“周一大讲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开设“田间学堂”,积极邀请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宁波农科院等院校农业专家以及莱阳市级师资库中的“田秀才”“土专家”走进课堂和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同时,组织年轻骨干赴日本、浙江等地考察学习,实现“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为提高群众种植技艺提供了专业支撑。

产销联动强保障。东岔河村注册“众山顺”商标,统一包装设计,创新营销方式,与“山姆商超”和“盒马鲜生”签订产销协议,供应草莓高端精品果,并与电商团队、视频直播带货达人合作,多渠道畅通产品销路。同时,与新疆草莓生产基地以及省内主要草莓种植片区签订育苗协议,实行“订单式”培育,实现了产销无忧,在思想上打消了群众顾虑。

深化“三链”协同

实现“小草莓”的“大作为”

山前店镇坚持“三链”协同一体部署,注入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扎实健全“产业链”。山前店镇积极发展劳务专业合作社,专门负责建设大棚施工、技术服务指导、用工配工统筹等业务;与京东、顺丰等企业探讨建立物流专项合作协议,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减少物流运输成本;与草莓深加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深度融入全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布局,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健全产业链条,以“大棚搭建—自主育苗—标准种植—分拣包装—订单销售—农资农服—收购加工”全产业链发展助推产业“迭代升级”。

高度重视“人才链”。山前店镇坚持把“引回来、聚起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先后吸引中国农业大学、烟台鲁东大学等6名大学生返乡当起“农创客”,30余名在外务工年轻人回乡创业,聚力培育时代“新农人”,汇集乡村振兴“合伙人”。同时,他们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市农商行、团市委、市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中心等7家单位,共同组建莱阳市首家镇级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服务联盟,成立乡村振兴工作站、大学生实践基地,打造“人才驿站”“山青会客厅”,搭建乡村人才需求交流平台,真正打好“乡情牌”、选出“潜力股”、引回“新乡贤”。

加大投入“创新链”。山前店镇大力推进投资800余万元的“莓好小镇”项目,对草莓创业示范园进行整体打造,加速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创新尝试小凤西瓜套种,着力打造“四季果园”;规划建设垂钓采摘观光园、儿童水果研学基地等寓教于乐场所;积极筹办草莓亲子采摘游、胶东果品研学行等活动,吸引莱西市、莱州市、福山区等地1000余人前来参观学习,组织配合海都学院、烟台凤凰台小学等700余名师生开展研学活动。(董健 田小洲 吴畏)

责任编辑:纪春艳

审校:高涵

大小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