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万第镇高卓村: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管理模式打造“高卓样板”

莱阳市万第镇高卓村: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管理模式打造“高卓样板”

2023-08-17 09:53 来源:大小新闻

大小新闻客户端8月17日讯 地处莱海交界地带的莱阳市万第镇高卓村,周边80%为荒山秃岭,土地贫瘠,前些年荒废严重,村级经济薄弱,群众生活贫困。2015年,该村党支部回引恒润集团总经理徐敏回乡创业,成立莱阳市高卓农业专业合作社,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管理模式,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田园综合体“高卓样板”,去年村集体分红36.8万元,村民人均分红收入1000元左右。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农业高效产业园

一是打造苹果种植产业融合示范区。高卓村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形成以高卓村为核心的苹果种植产业融合示范区,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合作社共同发展水果种植产业,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二是打造东部高效果蔬发展区的核心区。高卓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与恒润食品共同打造农旅综合体项目,整个项目分为4个产业园,包括1732亩高质量苹果园、1063亩两用型黄桃园、303亩山水花海和红色文化体验园。同时,依托原家庭农场管理模式,引进机械作业平整山地,开垦荒山和土地,将恒润农业综合生态园建设成为农业高效产业园。三是打造高质量矮化砧苹果种植基地。高卓村新建一座蓄水量12万方水库,修建环山路12公里,铺设主管道4万余米,种植苹果18万余株、黄桃7万余株,打造了省内第一个丘陵地带的矮化砧苹果种植基地,成为胶东地区单体种植面积最大、标准化程度最高的矮化砧苹果种植基地。

实现标准化生产,打造科学管理模式

一是推行标准化建设。高卓村改善土壤条件,翻耕板结土壤500亩,深翻熟化土壤300亩,堆肥贫瘠土壤400亩,同时增添沙质土壤,提升土壤含氧量和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提高果树生存能力。果园采用国际化建设标准,以70亩为标准划分片区,硬化区间道路,引入机械化作业,引进烟富三号、天宏二号、早红等全新品种,通过起垄沟灌、纺锤整形、生草覆盖等方式,按照15:1的比例搭配种植果品树及授粉树,提高果树品质。2022年以来,恒润公司投资1800万元进行新品种更新迭代,改良更新秋月梨、维纳斯、绿雪、爱妃等各类果园1200亩,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00余万元。二是采用标准化技术。高卓村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设施,做到一年三次施肥、六次施水。他们加强病虫害防治,通过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多措并举预防病虫害,引进自动雾化喷雾机10台,提高了病虫害防治率。他们还改变传统人工授粉方式,通过花期喷粉、放蜂授粉,让果品充分授粉,提高结实率。三是实现标准化管理。高卓村采用“田长制”管理模式,每个片区设立田长,由支部成员担任,直接对接基地经理,管辖片区社员,负责片区果树管理;设立追溯制度,建立管理台账,对工作登记入册,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实现源头管理,做到历历可考。

拓宽致富渠道,促进村民集体双增收

一是创新分配模式。高卓村积极吸纳具有劳动能力村民入社,按照男劳动力每天100元、女劳动力每天80元为合作社劳动人员支付报酬,为果园管理提供全程配套劳务服务。在盈余分配方面,社员按劳动量获得报酬的基础上实施累积分红制度,年底按照社员务工劳动量进行二次分红,激发村民生产积极性。在企业合作方面,他们搭建社企利益共同体,将园区土质最好的88亩桃园交由合作社代为经营和管理,收益全部返还合作社,预计每年为合作社增收50万元。二是鼓励土地和水利设施入社。高卓村以基地新开发的土地和水利设施入社,村民以土地入社,按比例分配合作社的公积金、公益金。2017年,高卓村党支部与恒润食品公司补充完善合作协议,村集体以基地新开发的556亩土地和水利设施入股合作社,占股22.4%,群众以2588亩土地入社,占股77.6%,有效地解决了融资问题。三是开启集体收入返利模式。高卓村党支部将集体增收利润按比例返还给流转土地、出力务工的农民,重点扶持村庄贫困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众。恒润食品企业家反哺村庄,盛果期之前的收益主要有三部分,即3000余亩的土地基础租赁费、劳务输出费总额的3%、生产服务费按照土地租赁费总额的3%,2022年合作社收入109.2万元;盛果期后实行管理服务“大包干”,企业支付合作社管理分成,合作社承担整个园区的生产经营管理,其收益与基地亩均产量直接挂钩,优质果品达到50%以上,合作社预计每年收入40万元-60万元,实现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社企共赢。四是加强风险管控。他们按苹果品种、种植时间等要素将园区分为不同区域,根据基地亩均产量设置标准线,标准线以下区域由合作社对企业进行亏损补贴,标准线以上区域产值由合作社与企业四六分成,有效地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实现稳产保供。

挖掘文化内涵,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一是打造网红打卡地。2023年五一期间,高卓村在借助苹果花、桃花、樱花、芝樱花“四花盛开”的基础上,增加三色花海、风车童话乐园、呐喊喷泉、樱花大道等新晋网红打卡点9处,接待游客9000余人次。二是深挖文化资源。他们广泛搜集历史资料,引入专业文化团队,规划设计具有抗战纪念馆、艺术创作基地、画廊的特色古街,发扬“支前”精神,创新传承红色文化历史记忆,全力打造“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观农家景”为特色的旅游模式。三是丰富文化内涵。高卓村依托生态园山水特色,丰富文化精神内涵,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全力推进建设“红色万第、支前体验”研学路。他们联合中共莱阳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探索红色文化体验园建设,打造“车轮滚滚”支前精神党性教育基地,以“唐和恩支前”为故事主线设计沉浸式党性体验活动,依托村庄特有的低坡丘陵地形还原“华东支前英雄”、万第共产党员唐和恩的支前路线,让学员在实践中感受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吸引众多胶东地区研学团队参与和体验活动。同时,“车轮滚滚”支前精神党性教育基地作为文旅融合的具体实践,由合作社独立运营、管理,收益全部纳入合作社。 (董健 方芳)

责任编辑:纪春艳

大小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