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了解知多少?

结核病,了解知多少?

2023-04-12 15:19

大小新闻客户端12日讯(通讯员:冯洁   张秋雨)

1、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是肺结核。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午后低烧、胸痛、食欲不振、疲乏和消瘦等。

2、什么是肺结核可疑症状者?

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指咳嗽、咳痰2周或以上,或有咯血、血痰、发热或胸痛等症状者。肺结核的早期,由于病变小而没有明显症状,或肺结核的症状没有很明显的特点,患者和医生容易误认为得了别的病而忽略了肺结核,导致患者的就诊延误和诊断延误。

3.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传染。但是,一般人感染结核菌后不会发病,只有身体抵抗力低的时候才会发病。感染结核菌的人群一生中发生结核病的概率约为10%,感染结核菌但不发病的人不会传染他人。

4、接触过结核病患者就一定会得结核病吗?

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生结核病,是否发生结核病,主要受感染结核菌数量和毒力的大小以及身体抵抗力高低的影响,结核菌毒力强而身体抵抗力又低则容易发生结核病。人体初次受到结核菌感染后,通常绝大多数人没有任何症状,也不发生结核病。但当少数感染结核菌的人出现抵抗力降低时,可在一生中任何时候发病。

5、肺结核治好后还会传染给别人吗?

肺结核一经治疗传染性急剧下降,通常对药物敏感的传染性肺结核,接受治疗2周后,特别2个月内痰内结核菌迅速减少,细菌的活力也受到抑制或完全消失,对周围人群已多无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按照规定的治疗方案和疗程治好后,肺内病灶消失或形成硬结、钙化,痰中也查不到结核杆菌,因此已不具有传染性。

6、肺结核患者不坚持规律治疗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1)产生大量的耐药病例。(2)使肺结核患者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升高。(3)结核病治不好的结局比不治疗更坏。(4)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7、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1)煮沸消毒:一般含有结核杆菌的物品,应该持续煮沸10分钟以上才能杀死全部的结核分枝杆菌,达到完全灭菌的效果。所以,患者在家中的痰纸、废纸、痰均可采用火烧消毒。    (2)高压蒸气灭菌:是普遍应用的灭菌效果最好的消毒方法;在121.3℃(1.05kg/cm2)持续30分钟的消毒处理是结核分枝杆菌及其污染物的最安全最彻底的消毒灭菌方法。    (3)紫外线消毒:结核分枝杆菌对紫外线具敏感性。痰标本涂片在直射的太阳光下照射2~7小时,可以杀死结核分枝杆菌,对结核患者的衣物、被褥等用品,采用太阳光照射的简单消毒法是有效的。尤其是在晴朗的夏天,经过太阳3~4小时的照射,可以完全达到消毒效果。

(4)70%~75%的酒精:结核分枝杆菌直接接触5分钟可以被杀死,可用于手的消毒,不能用于痰的消毒。    8、结核病能预防吗?

预防结核病的传播,首要任务是控制传染源,即及时发现和彻底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其次是保护易感人群,为所有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密切接触者接受结核病相关检查,给结核菌感染者中的高危人群服用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此外,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减少传播的可能,如不随地吐痰、注意人口密集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

9、结核病患者的家人须注意什么?

当家中出现结核病患者时,特别是传染性强的排菌患者,首先应弄清楚家庭其他成员是否感染上结核菌或是否是结核病的传染源。家庭中其他成员应及时到结核病定点防治机构就诊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对在家中治疗的结核病患者,应督促其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排菌的结核病患者最好能单独居住,无条件时可分头、分床睡,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患者的衣物、被褥要经常洗晒,患者的餐具可煮沸消毒;患者不要随地吐痰,也不要近距离对别人咳嗽、高声谈笑以减少传播机会。

最后,要注意给患者加强营养,以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同时要给患者更多的关心、同情和照顾,不能歧视,帮助患者放下思想包袱,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尽快恢复健康。

大小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