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烟”和·调解手记| “你放心,这钱我给你要!”
2024-12-09 14:13讲述人:刘传武
牟平法院人民调解员
“我真得…我真得谢谢你!”老郭的眼泪又淌了下来,“我这大半辈子没掉过几回眼泪水儿,在你面前我这心里头…我这心里真是感激!”
事情还要从2019年说起......2019年4月,包工头郭某与某建筑公司签订了某镇中心小学院面工程的施工合同。合同签订后,郭某带领施工团队按照合同要求完成施工任务。后续期间,郭某在未签订正式合同、仅凭某建筑公司口头承诺的情况下,额外完成了临镇某小学厨房餐厅等一系列工程项目。
然而施工完成后,被告某建筑公司一直未按照约定足额支付郭某施工款项,并坚决否认与郭某之间存在关于该小学施工项目的任何合同关系,拒绝支付该部分共计72600元施工费用。
双方矛盾升级,在接下来四年的时间里,多次协商未果,郭某遂向牟平法院递交了诉状,请求法院依法判决被告支付拖欠的施工款项及相应利息。
“你放心,这钱我给你要!”
初接这个案子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老郭坐在我办公室里,眼眶泛红、声音哽咽,长年累月在工地上风吹日晒的脸格外黝黑。为了给施工队的农民工们发工资,老郭花光了自己的积蓄,还找亲戚朋友借了钱。现在,70多岁的他还在工地上搬砖扛瓦,一点点偿还着债务。“他们和我一样,都是讨生活的人,别人可以不仁,我不能不义。”老郭说到这,眼泪止不住地流,他抬起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用力抚了一把眼角,双手却止不住地颤抖。老郭的每一句话,都像从心底里掏出来的,让人听了心里沉甸甸的。
我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递给他一张纸巾:“你放心,这钱我给你要!”老郭擦了擦眼泪,抿了抿嘴角,却没再说什么,最终只是点了点头。我知道,他也明白,已经追着要了四年的钱都没要回来,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这冷板凳啊 是真凉!”
在退休成为牟平法院的人民调解员之前,我在牟平住建局工作了42个年头,和不少本地的建筑公司打过交道,巧合的是,和老郭产生合同纠纷的这家建筑公司正是我曾经打交道的“老朋友”。
当我拿起电话跟被告沟通时,对方很是客气有礼,但一聊到合同细节,他的回复原则就是“三不”——不清楚、不明白、不知道,再说别的,他便开始绕圈子、打马虎眼,大谈现在行业的萧条、自己经营的举步维艰。
我知道这不过是他的缓兵之计,无非就是想逃避还款责任。于是我话锋一转:“既然电话里一时难以说清,不如我周末就去你公司一趟,咱们坐下来好好聊聊!”对方爽快地同意了。
周六一早,我便到了他们公司楼下,坐在亮堂的办公室里,看着气派的装潢,浮现在我脑海里的却是老郭那张黝黑的面孔。建筑公司老板又是握手又是寒暄,聊起以往打过的交道更是滔滔不绝。但当我提起老郭那笔未了的欠款时,对方却长叹了一口气,无奈道:“不是不想还,是真的没得还。”他向我说现在行业实在不景气,不止老郭,像这样的小工程项目还有很多,他是真的没有钱还。听着他的话,我忍不住劝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老郭是真的不容易,欠款不多,何况他都这个年纪了,身体也……”不等我说完,对方就打断了我的话,“真的,没办法!”坐在那张软软的沙发上,我心里五味杂陈,只感觉坐着比冷板凳还凉。
“老郭,你千万不能干傻事!”
就这样来来回回,我跑了他们公司三趟,软磨硬泡,对方松口说可以还钱,但欠款要减半,只愿意还35000元。这些钱老郭的外债都不够偿还,他当然不同意。
对方见状,就又拿合同说事儿,声称两方没签订正式合同,就算告到法院去,没证据也是白搭,“谁要是敢判,我就上诉,根本没雇他们干活,一分钱他也别想要!”
老郭听了这话气得直跺脚,满脸涨得通红,直嚷着“这钱我不要了,也不能让他们好过!”
我怕老郭一时冲动干傻事,急忙拉住他,“老郭你可千万别犯傻!你要是为了这点钱再出事,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你想想你小孙子,他刚大学毕业,前途一片光明......”
老郭听了我的话,情绪渐渐平复下来。他说自己本来就是想报复他,但是听了我的话,感觉自己确实有点冲动,“这钱还能要回来吗?”……
我吓出一身冷汗,又连忙握住了老郭的手,“老郭,咱都是老实人,一辈子没做过亏心事,可不能在这时候犯糊涂啊!违法乱纪的事儿绝对不能干,你才递交诉状多久,他们就已经同意还三万五了,你相信我,你的钱我一定给你要回来!”
老郭听了我的话,低着头不言语,但我知道,他心里有小孙子、有家人,已经不会再想着干傻事了,但我更要抓紧时间,帮老郭要回工程款。
“老实人更不能被欺负!”
第四次登门,我开诚布公:“该说的话我也都说了,老郭是个实实在在的老实人,但是把老实人逼急了后果更严重,该给人家的钱,一分不能少,那是人家该得的,凡事都讲因果,不该你得的钱你不能要。”建筑公司老板情绪非常激动,我告诉他:“老郭也有孙子、有家人,他答应我不会再干傻事了,但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也只不过想拿回自己应得的辛苦钱,怎么就这么难呢?”看着我手机里照片上老郭黝黑的脸,建筑公司老板也慢慢平静下来,他沉默了一会儿,最终点了点头,同意还钱。
拿到欠款,老郭在调解室里哭了,委屈、辛酸,他心里积攒了太多,但泪水未干,他又笑出了声,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笑,黝黑的脸竟也显得红扑扑的,一个劲地“谢谢”,他有些语无伦次,但那个笑容,我想我会永远记得。
“我们调解求的是一个‘和’,图的是一个‘理’,盼的是一个‘公’,我所能做到的就是相信事在人为,尽己所能。”
责任编辑:盖鹏
扫一扫下载大小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