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知识|烟台第一个共产党员

党史知识|烟台第一个共产党员

2021-04-09 12:15 来源:大小新闻党建频道

郭寿生,1923年上半年,经王荷波、恽代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烟台第一位共产党员。新中国建立后,担任华东海军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和海军司令部研究委员会副主任。1967年在福州病逝。

郭寿生,1901年生,福建省闽侯县人。中学时代,在两位舅舅(大舅黄翼云,1893年加入同盟会,黄花岗72烈士中的“福州十杰”多是他培养的优秀学生;二舅黄展云,1906年加入同盟会,曾被孙中山任命为大元帅秘书。)等人创办的中国最早宣传革命思想的福州第一所新式学堂——蒙学堂里度过。1916年,以福建考区第一名的成绩被烟台海军学校录取,成为该校第十六届学生。1919年11月23日,郭寿生与烟台海军学校的80名学生,因不满教育制度之黑暗,集体离校赴沪,随后发表宣言及《泣告书》。在上海期间,孙中山接见了烟台海军学校的学生代表,倾听学生们的意见,并鼓励他们只有参加革命才有光明前途。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中央局根据被烟台海军学校开除暂住上海的李子龙的介绍,派邓中夏、王荷波先后到烟台开展党团工作。他们了解了烟台海军学校及海军练营情况,并指导进步学生郭寿生开展活动。1921年10月,郭寿生由邓中夏、工荷波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被指定为烟台党组织的负责人。

1922年初,郭寿生去南京鱼雷枪炮学校学习,继续从事团的活动,并在王荷波等津浦铁路工运领导人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津浦铁路工人运动,时常夜间过江,在浦镇的草棚里和工人们一起开会。1923年,在南京由王荷波、恽代英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南京市团的书记。

1923年,郭寿生回到烟台海校实习,在中共中央局直接领导下继续开展党团工作。当年冬,发展曾万里等10余名同学入团,组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烟台支部。1924年2月9日,他向中央局递交了1万余字的《最近烟台报告》,中央认为“极有价值”。5月,即以《烟台调查》为题,在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上分4期全文刊载。与此同时,郭寿生在海校内秘密组织“新海军社”,把该社作为中共外围组织,积极发展社员,并在上海、南京、福建马尾岛等地舰艇和海校建立支社和分社,制定新海军社章程,把组织扩大到整个海军中。同年,郭寿生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国共合作,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要帮助国民党整顿组织的指示,协助烟台当地的老同盟会员崔唯吾(先志中学教务主任)、戚纪卿(医师)等秘密组建国民党烟台市党部。郭寿生等以社会主义青年团员的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担任烟台国民党党部执行委员会委员,并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在各中学师生中开展革命宣传教育和组织发展活动,先后介绍曾万里、叶守桢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起烟台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小组。1925年初,郭寿生在烟台修完舰课,与曾万里、韩廷杰等离校去上海舰队服役。继续从事军运工作,曾策动海军参加上海工人3次武装起义。

1927年大革命后,他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在国民党海军从事新闻编译和杂务工作,曾任上海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新闻处上校专员。

1948年秋与组织重新取得联系,按周恩来的指示,策动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起义,为渡江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时任第二舰队司令的林遵与郭寿生是烟台海校的同学,两人在学生时代虽然不同届,但是具有相同的进步观点而彼此熟识。郭寿生和他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并转告中共方面对他的期望,希望他在关键的时候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共产党、新四军给林遵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他欣然接受郭寿生的规劝,决计在适当时机率部起义。

上海解放前夕,他们又参加领导海军江南造船厂护厂斗争,使国民党的迁台毁厂阴谋失败,被授予三级解放勋章。1949年9月,郭寿生应邀赴京列席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加开国大典。新中国建立后,担任华东海军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和海军司令部研究委员会副主任。1967年在福州病逝。

来源:烟台晚报今日莱山生活版

责任编辑 纪春艳

大小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