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将以前一些由企业付费的项目变为政府买单—“区域评估”让企业省事又省钱

开发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将以前一些由企业付费的项目变为政府买单—“区域评估”让企业省事又省钱

2021-07-27 09:58 来源:大小新闻

大小新闻客户端7月27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高少帅 通讯员 王聪 王岩 白志磊)“为了办理项目审批手续,我们已准备联系第三方机构,进行地块地质灾害评估了,没想到审批窗口竟然为我们提供了已经提前做好的地质灾害区域评估报告,据说这是为我们项目方减轻负担,由政府出钱做的,这一下就让我们省了近10万元,下步我们可以直接办理开工手续,比预期至少提前了一个多月呢!”近日,烟台宏远海洋装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永亮惊喜地告诉记者。

烟台宏远海洋装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并不是第一家享此“优惠”的企业,这都得益于烟台开发区推行的建设项目区域化评估评审,即在特定区域范围内,由政府出资提前完成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涉及的有关前置性评估评审工作,形成整体性区域评估结果,供该区域上的建设项目共享使用。

推行区域评估,投资项目审批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通过提前完成区域评估、转变政府职能,变“申请后审批”为“申请前服务”;二是通过区域评估报告共享共用,变“单个项目评”为“区域整体评”;三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变企业付费为政府买单,有效解决目前投资项目评估评审手续多、时间长、花费多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减轻企业负担、加快项目落地。

自2016年开始,开发区便在全市率先推行建设项目区域化评估评审,2020年作为全市试点,制定出台了《烟台开发区投资建设项目区域化评估评审实施方案》,目前已完成对生物医药园区、化学工业园区、保税港区、西港区等重点园区关于地震安全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水资源论证等五个事项近百平方公里的区域评估报告,先后为万华烟台工业园东区公辅设施项目、烟台华新不锈钢有限公司新材料智能化深加工项目等13个项目免费共享使用了区域评估报告,项目利用数量位列全市之首,工业项目从立项到发放施工许可证的审批时间压缩近30%,累计为企业节省费用约100万元。

下步,开发区将逐步开展对文物影响、节能评估、交通影响、气象灾害等事项的区域评估,预计评估事项数量达到11项,实现项目开工前所需的所有事项评估报告全覆盖。

“除了区域化评估评审之外,我们还推出了‘全链条全周期供地模式’‘拿地即开工’‘四书合一、三一审批’‘清单制+告知承诺制’等改革举措,打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组合拳’,为项目建设提供‘金牌保姆式’审批服务,促进项目快开工、早投产。”行政审批局业务负责人说,将继续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总体要求,坚持“用户思维、客户体验”,努力跑出行政审批“加速度”,助力全区打造金牌营商环境。

责任编辑:徐艳琳

大小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