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开讲啦|中考化学复习建议:轮轮有重点 次次有突破
2023-05-11 08:26 来源:大小新闻教育频道中考一轮复习已经结束,距中考还有30多天,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对一轮复习出现的漏洞及时弥补,又如何在接下来的二三轮复习中快速提高成绩,有一个质的飞跃呢?必须要明确每轮复习的重点,需要突破的难点。
其实在中考复习中,一二三轮的具体界限分得不是特别清楚,学生大部分都是跟着老师的进度走。但是每一轮复习中,需要达到的目标必须明确,每一轮结束必须有新的突破和提升。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按照课本上的章节进行复习,课本笔记上的知识点必须熟练掌握;第二轮复习主要是提高综合能力,进行专题训练,对于中考中常见题型找出规律,熟练掌握,而且要对一轮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掉。第三轮复习要提高应用能力,学会举一反三,题目的变式处理,以及训练答题技巧。
很多同学在看到一模成绩后会出现焦虑、不自信、消极的现象,这是正常的,但不要害怕,要敢于面对,相信自己一定可以。不要只关注于取得的分数,而是要分析本次考试中暴露的问题,认真分析,在二轮复习中要解决掉。如何分析自己出现的问题呢?可以从知识点和类型题两方面分析。如果选择题1-10题、填空题16、17、18、19出错的话,一般是知识点存在漏洞,像是化学与健康、化学与材料、自然界中的水、周围的空气、海洋资源等部分的知识点出现了漏洞;如果是选择题11-15、填空题19、20、21、22等出错的话,一般是类型题掌握不好,比如溶解度图像题、图像专题、鉴别除杂类问题、逻辑推理、控制变量实验、实验室制取气体、气体成分分析等。
找出问题后,在二轮复习中就可以有的放矢、针对性解决了。但在二轮复习中有很多同学会出现消极懈怠情绪,打不起精神,容易厌学。这主要是大家对二轮复习的定位不准,认识不足导致的。许多同学认为接下来的复习就是对一轮复习的简单重复,枯燥乏味。尤其在大量刷题后成绩得不到提高,导致信心不足、厌倦懈怠等情绪的产生。在二轮复习中大家首先要端正态度,它是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整合,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要化被动为主动,根据自己在一轮复习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好目标,把握好复习的节奏,在二轮复习中逐个击破。态度上端正后我们就要找方法,找规律。中考化学中有很多必考题型,虽然变式很多,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图像专题必定会涉及金属和酸的反应、优先反应,这也是同学们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但如果把历年中考题中所有图像题放一起分析,不难发现金属和酸反应的就“两种情境四幅图”,优先反应也可分成有无BaSO4两种情况;再比如实验探究中关于气体成分的分析,也可以分成两大类:以测定有机物组成元素为抓手、以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为抓手。但无论哪一类,具体思考流程可以分三步:一是明确目的,二是找出定性、定量、直接、间接检验方法,三是为达到实验目的或减小误差所进行的操作。这就需要我们同学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专题类型题进行梳理提炼。提升化学核心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轮复习时,同学们一般基础知识都比较扎实了,综合能力也有了提高,但在模拟测试中往往会出现分数忽高忽低,发挥不稳的现象。这主要是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考前焦虑,二是答题技巧、细节不到位。中考在即,焦虑是难免的,要正视它、接受它,因为适度紧张是可以促进学习的。要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保持自信和积极向上。有了良好的心态后,在答题中要尽量做到“零失误”。比如审题要认真,符合答题要求(化学式?名称?)现象答全、方程式注意配平、条件、气标等。答案要严谨,看看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是否一致。再有就是在考场上注意答题的节奏,先易后难,遇到新颖题要学会知识的迁移。充分利用考前每一次的小测,每一次的练习,都把它当成中考来对待,多调节考试心态,多熟悉答题技巧。
义务教育的化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念,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中考化学绝不是知识的罗列和死记硬背,更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科学思维的辨析,实验探究能力的运用的综合评价。所以在中考冲刺阶段,要立足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方法,树立良好心态。中考不是一切,但一切关乎中考。相信每一次的认真,每一次的纠错,每一次的磨炼都会得到回报。
教师简介:
付秀芹,烟台市第四初级中学化学教师,级部副主任。获得烟台市教学大比武一等奖,市级电化教学技能优质课。被评为烟台市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获得“烟台黄渤海新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YMG全媒体记者 李京兰
责任编辑:姜合秀
扫一扫下载大小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