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开讲啦|​政治高考备考指导:研做高考真题,总结规律方法

师说·开讲啦|​政治高考备考指导:研做高考真题,总结规律方法

2023-04-11 11:29 来源:大小新闻教育频道

高三政治高考备考指导:研做高考真题,总结规律方法。指导老师:黄承洋,莱山一中思想政治学科组长。


2023年山东政治卷的命题趋势分析


一、突出价值性,彰显核心价值

聚焦时代重大现实问题、关键历史事件、社会热点话题、科技前沿进步、伟大建设成就等,着重考查学生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责任担当与理想信念,以及美育、体育、劳动等领域的道德品质。

二、突出应用性,考查关键能力

2023年高考命题也将围绕关键能力进行加强和优化,坚持创新人才培养在教育改革事业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断完善人才选拔标准和方式方法,引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培育,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三、突出综合性,指向学科素养

新高考命题探索“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模式,不断增强试题的灵活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试题命制考查的重点集中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主动思考、深入探究,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降低“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收益,有助于将学生从传统的对知识的简单占有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强化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培育,推动高水平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备考建议


一、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统领、以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为依据,进行时政热点的深度探究。

1.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领)

2.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

3.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科技)

4.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富裕)

5.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党建)

6.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民主)

7.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法治)

8.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

9.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文化)

10.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民生)

11.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

可以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政治学科的热点问题都包含在内,深入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一定会对复习备考起到促进作用。

二、考前我们处理时政热点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做好时政热点话题的积累,理解热点背后的党的主张和国家意志。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时政热点材料,锻炼把材料和教材有效衔接的能力。

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平台,重点关注《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关注人民日报评论和新华社评论。

高度重视日常训练中遇到的热点问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做等角度进行丰富和拓展。

三、研做高考真题,总结规律方法

对高考试题应当反复做,深入挖掘其背后蕴含的思维价值,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对待高考真题,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研究:

1.研究命题的特点和规律

2.研究蕴含的视角和方向

3.研究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4.研究提升的路径和措施

四、强化审题训练,提升思维品质

从四个逻辑角度不断提升思维品质:

1.在审读设问时明确问题逻辑,以问题逻辑引领材料的分析和解读。

2.在审读材料时明确材料逻辑,切实把握材料本身的思维层次和内在逻辑。

3.在明确问题逻辑和材料逻辑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理论逻辑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知识和材料的有效衔接。

4.充分运用生活逻辑解决现实问题,实现由解题向解决问题的思维转变。

在打破思维定式中破除惯性思维,强化问题逻辑、材料逻辑、理论逻辑、生活逻辑的思维整合。有效提升思维品质,才能与命题人形成有效的思维对话,才能明确命题人想要什么,而不是自己想给什么,避免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

五、合理分配时间,慢审快答结合

近年来,高考政治试题呈现出字数多、阅读量大的趋势,很多同学出现了答不完题的状况。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训练:

试卷提前5分钟发到手里后,要快速浏览试卷结构和容量,对答题时间做到科学统筹。

坚持“慢审题”和“快答题”相结合。审题要慢,要把问题逻辑、材料逻辑、教材逻辑、生活逻辑有机衔接,反复斟酌才能锚定方向,才能保证成功率。在精准审题的基础上做到“快答题”,要把头脑中的构思快速、准确地落实到答题纸上。

注重答题的逻辑性,做到准确、全面。注重表述的逻辑性、条理性和完善性,既要做到语言精炼,又要要点突出、逻辑融洽,围绕主题、层次分明。学科术语的运用要严谨、准确,如经济方面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政治方面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政府行政;哲学方面的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等。学科术语不准确,就会丢掉相应的分数,失去了准确率,就是在浪费宝贵的考试时间。

六、优化模块思维,应对“随机整合”

在当前的综合复习备考中,很多学生都出现了模块知识区分不清、在要求的知识范围之外随意调动知识的现象,比如把哲学的量变和质变答成了逻辑部分的连续性和间断性、渐进性和飞跃性。在复习备考中,务必做好模块内部的知识整合,同时也要做好跨模块的知识整合。

七、加强题型训练,共性个性结合

要从个性中总结概括共性,以共性为指导分析和解决具体矛盾和问题。政治的解题和答题过程深刻体现着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原则,用共性学科知识和思维去分析个性化的情景材料,组织答案也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所以,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思维方向至关重要。当前来看,选择题中的传导类、漫画类、引文类试题的得分率偏低,主观题中的评述类、短评类、理解类试题的失分情况较为严重。这需要我们强化题型训练,找到解答此类问题的规律和方法,以题型的共性解法为指导,应对命题人创设的不同情境材料和问法。

对于没有深度思考考试方向和自身备课计划的同学而言,跟进老师的进度是切实可行的选择。

教师简介:

黄承洋,莱山一中思想政治学科组长。

YMG全媒体记者 李京兰

责任编辑:姜合秀

大小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