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开讲啦|高三英语二轮复习指导:​按高考要求定量限时进行训练

师说·开讲啦|高三英语二轮复习指导:​按高考要求定量限时进行训练

2023-04-06 16:37 来源:大小新闻教育频道

高三英语二轮复习指导和建议:按高考要求定量限时进行训练。指导老师:王楠,烟台一中高三英语备课组长。

在距离高考仅剩两个月的时间内,无论考生还是家长们都会有些许的焦虑和担忧,为帮助学生,更加了解新高考英语学科的考查方向,命题动向,把握备考策略,精准复习,提高效率,烟台一中高三英语备课组长王楠做客《师说•开讲了》,对高三英语二轮复习给出具体指导和建议。

王楠老师介绍,提及高考备考,必须明确目标,精准复习,提高成绩,首先要研究课标,把握方向,这是备考的抓手;有了明确的方向,就清楚了备考的内容,即夯实基础,提高能力;要合理运用恰当的备考的方法,落实计划,查漏补缺,助力考生们实现英语学科的质的飞跃。

备考抓手——研究课标,把握方向

山东省2020年实施新高考改革,使用的是新高考I卷,英语学科高考分值为120分(其中阅读65分,语法15分,写作40分),因为30分的听力考试已在1月8日完成,总成绩为高考分值加上两次听力考试成绩的最高分计入最终成绩(150分)。英语学科在新高考改革后的三年中,试卷总体保持结构稳定,稳中求变,全面考查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加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时代性。试题以立德树人为原则,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所选语篇全面关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充分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相关要求,稳中有新,难度和区分度控制较好。

“一核”就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翼”指的是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备考的内容——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在英语学科中,“必备知识”是对词汇、语法、阅读和写作这四方面知识的归纳夯实,从而保障关键能力的提升;“关键能力”要通过二轮复习中的专项突破进一步进行强化和提升;“学科素养”更多地是通过启发式、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来拓宽学科素养;“核心价值”需要大量的阅读、策略活用、真题归纳、熟悉考点等来深化学科核心价值。目前,已处于二轮复习的中间阶段,学生们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 部分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2.生僻词、熟词生义、长难句理解等造成的阅读及写作方面的问题;3.无法将语言知识有效转化为语言能力;4.实战能力不足(如部分考生时间分配不合理等)。针对上述问题,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的冲刺阶段,备考的内容归纳为继续“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教学策略是:兼顾双基,能力立意;专题推进,逐项突破;综合训练,整体提高。具体的内容安排大致为:1. 专项整合(语法难点及易错点的查漏补缺&题型的专项训练)2. 系统归纳(从一轮的“横”转向为二轮的“纵”,使得知识分类归纳,各成体系)3. 优化提升(通过限时训练、考试等规范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

备考的方法——落实计划,查漏补缺

以“专题推进”为主,不放松“基础词汇”和“综合能力提升”,紧抓主线“专题”,辅之以“3000基础词汇”及“综合能力提升”。具体做法如下:

(一)紧抓主线——“专题推进”

按高考题型切块,以小专题推进为主线,使用近年高考真题,并附加上部分外刊等自选材料,按高考要求定量限时进行训练;技巧点拨和强化训练相结合,熟悉各题型设计特点,探寻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具体做到: ①提高学生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②培养学生的做题技巧和应试技能;③加强学生做题的规范化训练。④应试技能训练与应试心理训练并重。

在专题推进的过程中,坚持“读写并重”的原则,通过阅读复习基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也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坚持知识与能力同步进行,在复习基础知识过程中依然要关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既要突显知识网络的构建,通过归纳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促进学生迁移能力的发展,更要活化学生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在整个冲刺阶段的复习过程中始终把“阅读”能力放在首要的位置主攻阅读专题和写作专题。

1.阅读专题:首先,阅读体裁多样,内容广泛,在仅剩的两个月时间里,将重点突破难度较大的科技类说明文阅读,选择高考真题中的典型科技说明文阅读文章或者外刊中出现的时效性强且学生感兴趣、难易度与高考相近的科技说明文,让学生限时阅读,并帮助他们提高长难句的分析能力以及答题技巧的有效点拨指导。

其次,由于变化后的新高考时间紧任务重,在冲刺阶段的另外一项艰巨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做题速度,保证阅读质量,这样就能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完成书面表达的构思和写作。这就要求老师能够准确指导阅读策略,教会学生如何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快速读懂出题意图,准确锁定题干信息的原文出处,从而进行精准推断,提高做题的效率和准确率。

再次,引导学生重视英语阅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重读再现。比方说老师留了几篇阅读理解为作业,学生在做的时候,勉强完成,但有很多地方不甚明白,经过老师在课堂上的重点难点讲解之后,可能明白了某个细节,增加了一定的词汇,但是逻辑思维能力,语篇整体把握能力却没有提升。只有回过头把讲过的文章从头到尾再读一遍,对文章做到真正的消化吸收,才能从整体上来把握文章,才能对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有所提升,从而提高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

2.写作专题:主攻读后续写。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得到及格以上的分数基本是十拿九稳的,但希望学生尤其是优生在写作上有所突破,成为提高英语成绩的“杀手锏”,因为对于优生而言,他们基本能保证一卷不扣分,若想保证英语成绩140分以上甚至145分以上的优异成绩,写作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首先,要想学生写得漂漂亮亮,清清楚楚,避免汉语式表达充斥其间、机械翻译、词不达意、不知所云,那大量的地道的语言输入无疑是必不可少的,在冲刺阶段会从高考真题阅读或完型中选取优美的句子,段落,让学生欣赏、体会优美的表达、地道的词汇、高级的句型结构等,并鼓励学生将积累的大量相关词汇及表达及时合理地应用到自己的文章创作中去,开阔写作思路,提高写作水平。其次,冲刺阶段的写作务必要求练习充分,批阅及时有效,指导到位,因此在课堂教学的指导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主要针对解读文本和合理推测续写中的情节发展,依据已有信息进行头脑风暴,营造合作学习的气氛,集思广益,拓展思维,使其在交流合作中有效习得,明确如何合理展开故事情节,如何进行创新又不失合理的结尾等。同时,老师们也在冲刺阶段的写作课讲评中有步骤地进行如何使用高级地道的词汇及表达,如何通过心理、语言、动作、环境等细节描写来进行情节的拓展这类写作方法微技能的指导。

最后,在写作输出方面,要帮助学生规范写作,形成素养。冲刺阶段的写作训练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限时35分钟完成一篇续写题目,从情节合理构建到语言打磨再到最后的规范书写文章的呈现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气呵成,形成规范的阅读写作流程。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让学生意识到卷面美颜的重要性,训练好学生的规范书写,否则你会失去让阅卷老师看到你文章有趣灵魂的机会。

简单地说,写作能力的提升要做到以下两方面:一是多背经典例句,这样既能够全面学习单词和语法,又能够了解它们在实际使用的时候用法,搭配等,由于是整个句子一起理解和接受,所以对单词和语法的使用也能比较准确。二是仿写造句。要想准确的掌握单词和语法,就得自己经常遣词造句,熟能生巧。

(二)辅线助力——“3000基础词汇”及“综合能力提升”

1.3000基础词汇

冲刺阶段仍然不能放松基础知识点的复习,反而是要对其进行查漏补缺并强化记忆。一,循环反复读单词,在读的过程中找到拼写规则。从现在就开始,每天拿出10到15分钟时间,循环背记,直至高考前夕,你会发现你已记住了大部分单词。二, 在阅读中巩固单词。我们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每篇文章都会有无数个单词,有熟悉的,有不熟的,有完全陌生的。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词汇及其常用搭配,总结规律,并根据自己的记忆特点,选择科学的记忆方法。记单词,贵在坚持,从现在开始,每天只要背下来5到10个老师讲的重点单词和短语,就算你原来是零基础,现在用这些词汇来阅读和写作文都会有很大提高。进行易错易混淆词汇的归纳整理及高频熟词生义的整合,以便于学生在时间有限的冲刺阶段更全面更有效地突破词汇关。

2.综合能力提升

在全市组织的适应性考试中,学生暴露出了综合运用能力还不到位、应考心理和技巧尚有欠缺,时间分配不够合理等现状。针对这些问题,要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中精心组织几套综合模拟试题,定时定量地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冲刺训练要切忌简单重复,也坚决反对搞题海战术,大量机械重复训练。要指导学生学会精读和反思,引导学生从做题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反思、巩固、消化,从而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解题技巧。教师在讲评习题时,不能只求答案,要进行多角度设问,使学生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通过典型高考真题试题分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最后强调下冲刺阶段的“心态调整”,因为高考既是知识技能的比拼,更是心理素质的比拼,建议考生们制定一个最后两个月的英语复习计划表,英语背记不进去的时候,可以通过音乐运动等适合自己的方式适当放松,也可以尝试朗读英语美文缓解压力;适当降低考试的期望值,考生反而会发挥出正常水平,甚至超长水平发挥。

把手头工作做得更加细致一些,查找存在的知识漏洞,做有针对性的训练;优化自己的做题习惯、阅读习惯和书写习惯;改变答题时间分配不合理、不能较好地把握答题节奏、遇到难题不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等不足,总之,请记住:有平常心才能创佳绩。

指导教师:王楠,烟台一中高三英语备课组长。

YMG全媒体记者 李京兰

责任编辑:姜合秀

审校:高涵

大小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