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一堂劳动课|办学理念融入劳动实践,莱山区第三实验小学开发“竹韵”系列劳动教育课

走!上一堂劳动课|办学理念融入劳动实践,莱山区第三实验小学开发“竹韵”系列劳动教育课

2023-01-01 13:36 来源:大小新闻教育频道
编者按

构建“三四三”工作机制,实现了六个率先,有效助推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烟台市积极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整体布局、综合施策,构建起“三四三”工作机制,即三个“1+X”基础保障(“1+X”课时制度、“1+X”师资队伍、“1+X”实践基地群)、四个结合(政策支持与教科研引领相结合、必修内容与清单任务相结合、课程建设与课堂改革相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三类评价(三级成果展评、表扬评优机制、纳入督导评估),实现了劳动教育从零打碎敲向系统设计、从单一内容向学科整合、从课外活动向必修课程的跨越,全域劳动教育迈入了高起点发展的轨道。

“劳动”回归课堂,在“双减”政策的教育大环境中,每个孩子得以在实践中深掘潜力、发散思维。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贯穿于成长全过程的“劳动”技能,也为每个孩子未来的美好生活奠定基础。

办学理念融入劳动实践,莱山区第三实验小学开发“竹韵”系列劳动教育课

大小新闻客户端1月1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徐峰 通讯员 李亚鲁 摄影报道)将劳动实践教育与办学理念相结合,近日,记者从烟台市莱山区第三实验小学了解到,学校从办学理念中的“竹之精神”出发,开发出特色项目“竹韵”系列劳动教育课程,引领小学生劳动实践。

2021年3月,莱山区第三实验小学围绕“竹韵”特色教材的编订、课堂的安排、活动的开展以及成果的评价,拟定了“竹韵”系列劳动教育课程的计划。随之,学校开发出了“竹文化”系列劳动实践特色教材——《竹韵》。教材中除了生活常识,还包括趣味性劳动以及劳动态度、劳动价值观、劳动能力培养等多方面内容。在每周一节的劳动课上,老师们依据劳动实践特色教材《竹韵》,带领四年级学生参与竹苗栽种全过程,指导学生体验竹苗的移栽过程,学习使用移栽工具,掌握移栽技巧,探究竹苗的生长规律,学会鉴别方法。

此外,学校还面向三至五年级学生开设了特色第二课堂——竹艺选修课。根据创作原材料,竹艺课程分为“竹篾”“竹匾”“竹筒”和“竹盘”四个单元。利用课余时间,学校多次组织学生走进周围社区,向居民讲授竹编、珐琅掐丝竹筒画、竹筒粽子的技巧,并在研学、寻访等活动中向榜样们赠送“竹韵”劳动成果。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向父母学习竹笋的烹饪方法,并组织线上“笋味小厨神”劳动成果展评活动,让学生们感受劳动的快乐。


责任编辑:姜合秀

审校:王蕾

大小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