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一堂劳动课|“以劳育人”树正确价值观,莱州六中开展创新劳动实践

走!上一堂劳动课|“以劳育人”树正确价值观,莱州六中开展创新劳动实践

2022-12-23 17:09 来源:大小新闻教育频道
编者按

构建“三四三”工作机制,实现了六个率先,有效助推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烟台市积极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整体布局、综合施策,构建起“三四三”工作机制,即三个“1+X”基础保障(“1+X”课时制度、“1+X”师资队伍、“1+X”实践基地群)、四个结合(政策支持与教科研引领相结合、必修内容与清单任务相结合、课程建设与课堂改革相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三类评价(三级成果展评、表扬评优机制、纳入督导评估),实现了劳动教育从零打碎敲向系统设计、从单一内容向学科整合、从课外活动向必修课程的跨越,全域劳动教育迈入了高起点发展的轨道。

“劳动”回归课堂,在“双减”政策的教育大环境中,每个孩子得以在实践中深掘潜力、发散思维。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贯穿于成长全过程的“劳动”技能,也为每个孩子未来的美好生活奠定基础。

“以劳育人”树正确价值观,莱州六中开展创新劳动实践

大小新闻客户端12月23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徐峰 通讯员 赵湘东 陈翠婷 摄影报道)农村高中如何指导学生参与劳动实践?近日,记者从莱州市第六中学了解到,学校打造了“以劳育美:让青春绚丽绽放”的劳动教育特色教学品牌,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以劳树德”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新体系,通过品牌和体系教育,让劳动教育与美德教育相结合。

据悉,学校“以劳育美”的劳动课程以“全面育人”“多元化育人” 和“联动育人” 为理念支撑,立足学校主阵地,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互动机制,将劳育与德育有效融通,强调通过劳动体验,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劳动素养,启发创造性劳动。


同时,以实践基地、劳动课程和主题活动为主要载体,整合联动,开发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利用农村学校的区域优势,与周边村庄和企业联系合作,建立起了多样化的劳动实践基地。学生们在基地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劳动实践,真切体会劳动不易、劳动者不易、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创编的校本课程《阳台上面种“姜山”》《冬菊移植春再发》和《自己动手包饺子》等深受学生欢迎,不仅提高他们的基本劳动技能,也涵养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培育勤劳踏实的优秀品质。

日常学习生活中,学校组织学生有序开展校内常规劳动,承担起守护校园美化环境的责任。还通过拟定假期劳动清单,鼓励学生主动分担家务劳动,体会责任和担当,让每个学生都懂感恩、懂珍惜。

以劳育美,美在奉献。正是在这个理念的指引下,学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义工活动,在劳动中弘扬奉献精神。通过志愿服务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此外,学校还将草编技艺引进校园,开发了校本课程《天然之美,文化传承——草编工艺》;以“寻味莱州毛笔”为活动主题,与毛笔厂合作,让学生零距离感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开设学生制作小课堂,指导学生观察、设计、改造和生活用品;开设软陶制作课堂,学习独特的泥塑技法和绚丽的色彩搭配;成立科技创新社团,举办科技创新作品展,在评比、竞争中锤炼学生创新意识……在劳动教育的持续推进下,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劳动技能,在劳动实践中不断探索,让正确价值观根植于每个学生的成长之路。

责任编辑:姜合秀

审校:高涵

大小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