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玉林店镇初级中学:“乡土文化”助推德育落地生根

牟平玉林店镇初级中学:“乡土文化”助推德育落地生根

2022-12-20 16:15 来源:大小新闻教育频道

大小新闻客户端12月20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李京兰 通讯员 姜旭)11月4日,牟平玉林店镇初级中学组织开展了“探寻老物件,重温乡土情”活动。一方面组织学生参观了学校“老物件文化展馆”;另一方面让学生探寻家中的老物件,了解老物件背后的故事。通过挖掘浓厚的乡土文化,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传统文化教育,更让学校德育落地生根。

近年来,结合学校实际和地域特点,将目光投射到赋予乡村特色的德育资源上来:村碑、老物件、乡土菜、家乡名人轶事……立足于乡土传统文化,组织开展“走胶东,乡土情”一系列实践活动,开创出“求知与育德同行、传承与创新相融”的“五季”德育品牌,充分利用“乡土文化”助推德育落地生根,让德育更具亲和力与生命力,实现学生从知到行的提升,体味传统文化的乡土韵、家国情,担起传承乡土文化的责任,甘做乡土文化的传播使者。

“村碑后面的故事”——描绘乡貌

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接续不断的极为重要的载体,大规模城镇化,不仅让五彩纷呈的乡村变得“千村一面”,而且使许多乡村日渐衰落、甚至消失,乡土文化将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学校组织开展“村碑后面的故事”活动,让学生节假日了解乡村的发展历史和精彩历程,发掘村落的乡土文化内涵,整理出辖区104个村庄的几千张风貌各异的图片以及独特引人的故事传说。譬如,“东仙姑”“西仙姑”两个村名连缀着的是与“蓬莱八仙”中何仙姑之间不解之缘,“南、北红石头”两村关联的则是地质变迁、海面抬升、海礁隆起高耸于山巅的奇观异象,“新建村”背后隐藏着的则是水库修建过程中一段难忘的移民史……同时,引导学生以全新的视角,绘制出“乡村新蓝图”,并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而后结合县志,将搜集到的故事传说编辑成校本课程《大美牟平》,讲述家乡的故事,让学生深刻领悟家乡文化的深厚底蕴,生发作为家乡人的自豪感,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真挚情感。

“家有老物件”——重温乡情

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村的许多老物件被尘封、遗忘,而老物件承载着浓厚的乡土文化,挖掘老物件背后的“文化密码”,是学校德育开启的又一扇“窗户”。学校组织开展了“老物件文化大集”活动,通过搜寻、发现、了解更多不拘形式的老物件,让学生直观了解祖辈人的劳动状态、生产能力,更全面地感知祖辈人的生活状貌,拉近学生与那个时代的距离,继而感受祖辈生活的艰辛,生发“知足珍惜,创新奋进”的意识,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努力创造新生活。“老物件文化大集”上,展示老物件种类近百,总量超过了千件;几十名学生担任解说员,道出了“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呈现了浓浓的乡土气息;随后建成了“老物件文化展馆”,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新基地。

“舌尖上的老胶东”——走进乡俗

为让学生深刻感受乡村习俗,学校组织开展“舌尖上的老胶东”活动,让学生进厨房,关注具有特色的私房菜,品味道,学烹制,鲜香四溢的“鱼锅粑粑”,绿色养生的“清拌地瓜叶”,软嫩筋斗的“烟台焖子”,还有“杂面锅巴”“山苜楂菜团儿”,都是吸引学生们精学的“美食绝活”。学校社团组织学生深入农家乐及渔家乐,探访家乡菜传承人,记录家乡存留的老手艺,了解它们在当下“百姓餐桌”上的地位价值。牟平老凉皮、宁海脑饭、盘丝饼……一道道鲜香的美食,让学生们感受着“百姓餐桌”上的乡土饮食文化以及祖辈人的生活智慧,也感受着民风的淳朴和民俗的乐趣,让乡土文化入口、入手、入脑、入心。

“记忆中的老游戏”——再拾乡恋

本着“易行、益智、健体”的原则,学校举办“重拾老游戏”活动,组织教师进行乡间走访学习,开展团队练习,再手把手传授给学生,而后课间展演。挖掘、传承了“老鹰捉小鸡”“滚铁环”“丢沙包跳房子”“抽陀螺”“下五子”“撞拐子”“丢手绢”等20多个老游戏,让久远的老游戏焕发生命与活力,与趣味相融,与课外生活相连,让学生们在玩中追寻、回味前人的“依恋”,感受前人的智慧。同时,为课间活动增添了新元素,融入了新内涵,增加了新乐趣,这些老游戏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与热捧。

“寻找身边的名人”——追塑乡魂

学校组织开展“寻找身边的名人”活动,让德育更接地气、更具实效。以村庄为单位,划分多个区域,每个区域由一名教师负责,组织学生询问长辈,走访身边的“名人”,搜集身边的“名人”事迹,例如老红军、老战士,优秀的老教师、老医生、老支书以及老手艺人等。在寻访的过程中,学生们从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感受到平凡人身上所蕴含的“勇往直前,不怕牺牲”“忠于祖国,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共整理出70多件地方名人事迹,包含胶东的全国战斗英雄程远茂等的近10件英雄事迹,而后整理编辑成校本课程《我身边的名人故事》,并开展了“名人”事迹展演活动,一次次讲座,让学生们看到了革命前辈为了国家发展、民族振兴而付出的艰辛努力,感受到了“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也感受到了个人远大理想的价值所在。

多年来,学校“走胶东,乡土情”德育品牌结出了累累硕果。开发了《村碑后面的故事》《大美牟平》《家有老物件》等六套校本德育课程;学校先后在烟台市校本课程建设现场会和烟台市“首届传统文化教育年会”上做了经验交流;校本课程《我讲老物件的故事》在烟台市优质校本课程评选中跻身前列;《乡土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文在《现代教育》上发表; 被山东省教科院确定为山东省“春秋课堂”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姜合秀

审校:高涵

大小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