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文昌小学:固本培根 养正润德
2022-12-20 16:16 来源:大小新闻教育频道大小新闻客户端12月20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李京兰 通讯员 姜旭)11月12日,“牟平革命历史微展览”走进牟平区文昌小学。图文结合的展板和“红领巾讲解员”声情并茂的宣讲,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多年来,学校积极推进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构建和灵活的评价方式,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先后获得“烟台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烟台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被确定为烟台市第三批“小学十佳德育品牌”学校。
自2016年建校以来,学校在自身办学优势的基础上,秉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办学宗旨,扎实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学校结合学生德育现状以及师资配备、德育课程体系建设等具体情况,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学校明确了“固中华优秀文化之本,养学生人生发展之正”的德育工作方向。
在“固本培根,养正润德”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构建了以课程统整、评价跟进、合力推进为实施路径的“本•正”德育体系。
经过对三级课程的统整,在充分考虑学生兴趣和发展阻点的基础上,学校确定了“明礼”“博学”“健体”“劳技”“才艺”“益智”六大类课程。结合学生特点及课程内容优势,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细化和确定了不同课程的育人目标。
明礼课程:将传统 “八礼”: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进行细化,开发《习礼修身》读本。采取“5+5”模式让学生明礼习礼,即:晨会5分钟学礼仪,回家5分钟习礼仪。设计《挎着小篮赶大集》《迎来送往大学问》实践手册,引领家长大胆让位,把平时迎来送往的任务交给孩子,让他们学以致用。
博文课程:开发《一诗一文日日诵》课程,把唐诗以接龙的形式编进校园音乐,让孩子耳濡目染。中年级,要求大部分学生熟练背诵唐诗300首,每年举办诗词大会,先进行年级海选,再举行校级决赛。高年级则一日诵读一篇小古文。
健体课程:推进中华武术进校园活动,引入牟平区非遗文化梅花摔手螳螂拳;尝试老游戏新玩法,如跳皮筋、旱地划龙舟;设计多彩运动会,把体能比赛和生活技能有机结合,健体厚德。
劳技课程:结合节日习俗和民间手艺开设守艺社团;在校园内开辟果园,创编《春华秋实》劳动教育读本,让学生跟随果树春生,夏长、秋实、冬养的成长过程,体验劳动之乐,品悟做人之道。
益智课程:通过鲁班锁、纸翻花等传统益智玩具走进低年级课堂。中高年级开设趣味实验课,开发《趣味实验100个》操作手册,每周学做一个小实验,每月举行一次展示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激发他们科技强国的志向。
才艺课程:开设京剧、书法、拓印、鼓乐等才艺社团,满足学生兴趣和多元化需求,通过体验式感知魅力,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实施“情境展示”“实践体验”“榜样激励”三种评价形式,借活动评价,促道德养成。
情境展示。结合相关节日及专题活动,开展“讲英雄故事”“写敬佩之人”“画心中榜样”“演红色故事”等活动,通过讲、写、画、演等形式,展示学生道德认知,促德行合一。
实践体验。引领学生走进社区,走向社会,检验学生是否乐奉献、会合作、有担当。如,一份特殊的礼物——春天可以发给每个孩子一包种子,让他们自己努力培育一盆绿植,送师长、送亲朋;一次走心的售卖——劳动基地果蔬成熟,组织学生组团到早市售卖自己种的蔬菜瓜果,比比谁卖得快,市场调查、练习称重、制作广告,借此考察学生综合能力。
榜样激励。开展“养正之星”榜样评选活动。让小榜样参加红色研学、进行事迹宣讲,鼓励他们担当领头雁,组建“明星成长小分队”,以点带面,辐射全体,为德育双倍赋能。
聚全员之力。学校各学科在课程整合框架下,结合本学科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同时,结合课题研究,通过“让教育有理有据”“金点子分享”等专题培训,提升全科育人实效。通过表扬日常育人典型,强化教师德育认识,让全员育人、全程育人落地生根。
聚家庭之力。举行多样亲子活动:如“一亩萝卜地 小娃嗨翻天”实践活动,让学生、家长共同经历萝卜的种植、管理、收获等过程,体验劳动之不易;开学典礼,组织家长孩子同过启智门,开笔破蒙、拜师行礼,厚植尊师重教之情;家庭陶艺赛、大手小手做手工……丰富的亲子活动,使家校共育更具体、更有效。
聚社会之力。结合课程需要和主题教育日,邀请消防员、医生、法官、气象员进学校,分享行业故事、讲授实用知识,让学生知道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众多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激励学生立鸿志、有担当、勇作为。
从理念到行动,从碎片化到整体化,牟平文昌小学努力把“固本培根,养正润德”真正融入校园、融入课堂,滋润师生的心灵,塑造师生的品行。切实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责任编辑:姜合秀
审校:高涵
扫一扫下载大小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