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强基 立根铸魂|牟平区大窑中学:做有生命力的德育
2022-11-30 16:38 来源:大小新闻教育频道大小新闻客户端11月30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李京兰 通讯员 姜旭)近日,牟平大窑街道初级中学开展了一系列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体悟到劳动的价值与意义。为营造平安、和谐的育人环境,进一步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塑造学生健康阳光、遵守法纪、珍爱生命的品质,大窑中学还邀请牟平司法局法制宣讲团和法制副校长进校园宣讲。对班主任和心理教师进行防欺凌培训,并以案释法向学生讲解侵害未成年人及时报告、校园欺凌、网络安全、预防性侵等法律知识,告诫同学们增强法治观念,守法护法,用法治精神滋养自身成长。
近年来,牟平大窑中学紧紧围绕“固本强基 立根铸魂 做有生命力的德育”的理念,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的道德、良好的习惯、健全的人格的人。据悉自2019年以来,该校的“德育教学一体化经验”被市教科院推广,“固本强基 立根铸魂”德育工作实施方案被评为烟台市优秀德育整体方案,荣获“烟台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烟台市第二届文明校园”“烟台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烟台市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烟台市书香校园”“烟台市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依托德育课程,探索育人新途径,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校“两处”把“六个一”和“八个坚持”落到实处,教导学生行己有耻,止于至善。学科教师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子,将德育触角直接指向课堂,加强对学生品德熏陶。
创新“德融数理 知行合一”德育模式。运用大数据的思维方法,通过主题班会、学科渗透、项目化实施等路径,将情景教育、知识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注重多维思维、系统思维和精准思维的训练,加强对学生品德培养熏陶。数理教学回归生活,原本冷冰冰的数理知识蕴含着教育“温度”。
编写印发《胶东红色文化》《立德笃行,塑造品格》《传承德育》等校本教材,组织学生学习知识,同时配套活动若干,让德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牟平大窑中学致力于建设高品质学校,校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崇尚学识、热爱读书、尊师爱生蔚然成风,努力营造以文化人、以德润心的育人氛围,让学子在弥漫书香花香的浸润中获得智慧和力量。
打造润物无声的文化环境。“处处是教育之地,人人是教育之师”。加强对校园建筑、布局、景色等要素的利用,凸现“恬静雅致、润物无声”的教育魅力。学校将绿化场地分为月季园区、桃李园区、竹林园区、红枫园区、水杉园区、银杏园区、石榴园区等,发动学生认领、维护园区。
建设异彩纷呈的文化走廊。“我的舞台”“艺术长廊”“情感驿站”“我爱祖国”“团队风采”“我最美”等栏目定期更换,打造一条条人文气息走廊。
开展养成教育。学校认真开展安全教育、生命教育、青春期教育、诚信教育、文明教育,培养学生诚信、自律、自立、自强、合作等品质。选举有责任心、热爱集体的同学担任班干部,班委会带领全体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充分发挥学生“自治”的功能。
注重节日的仪式感。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采用演讲、歌咏、文艺演出等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人民等方面教育。三月份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四月份开展“清明节祭英烈”;五月份开展“学五四精神,扬革命传统”;六月份开展“感恩母校,感谢自己”;七、八月份策划“圆梦蒲公英”社会实践;九月举行“浓浓师生情,满满都是爱”、 纪念“九一八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十月份组织“爱我中华,见我行动”“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十一月组织“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阳光体育汇报展示”;十二月开展“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公祭日专题教育”等活动。
学校每学期开展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等系列活动,为学生才艺展示和体验生活提供舞台。
“每一位教师都要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学校充分发挥群体德育的机制,优化“全员班主任”制,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的德育管理机制。
根据教师的任课班级和能力,对任课教师进行合理搭配,分别担任正副班主任,实现全员参与育人;把学生的德育工作划分为学习纪律遵守块、品德行为块以及文明礼貌、清洁卫生、生活习惯、安全教育等十六个管理块,具体分给正副班主任负责。教师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通力合作。“全员班主任制”调动了学科教师参与德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了教师团队的合作性和创造性,对学生德育实施精细化管理。
新课程改革以来,评价体系要求能够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而不单单是注重成绩的好坏。学校为每一位学生建立 “静待花开成长手册”,改变以往单纯书面的评价为多种方法的综合评价,从重结果评价改变为重过程评价。
成长手册采用活页设计,可增可减,有激人奋进的卷首语,有彰显特质个性的“我”,有哲理隽永的成长足迹,内容囊括“我阅读的书籍、我的收获、我的学习体会、我的行为……”,有“养成感恩篇、诚信篇、纪律篇、生活篇……”,有实事求是的优缺点卡,有坦露胸襟的畅所欲言……“静待花开成长档案”用心记录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脚印,是初中生活馈赠给学生沉甸甸的礼物。
学校创立“传承教育”德育品牌,依托家乡的教育资源,发挥实践育人的重要功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使命担当。
将非遗文化植入心田。组织学生走进“牟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彭氏菜根香公司,指导学生跟随非遗传承人学习使用农具、做豆腐、做面塑等各种传统技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生活情趣、艺术审美。
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大窑蛤堆顶遗址是胶东半岛新石器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学校将学生分成“历史小组”“经济小组”“ 社区小组”“名人小组”等,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化身为乡村小记者,深入调研、拜访专家、撰写报道等,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增强了学生亲社会的情感,培养了学生担当的使命感。
创造浓郁的“艾文化”。遵循“中医药传承”理念,利用综合实践课和劳动课开展“艾香满校园”实践活动,教学生知艾、识艾、采艾、制艾,利用自制艾烟在教室、走廊、餐厅、宿舍、厕所等地方进行消毒杀菌灭蚊。
让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让每一位家长放心满意地托付,办出人民满意的优质德育,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永远是牟平大窑中学德育工作的初心和使命。
责任编辑:姜合秀
审校:高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