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港城中学:“怀德”德育品牌全方位育人
2022-11-14 17:09 来源:大小新闻教育频道大小新闻客户端11月14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李京兰)“请大家看一下这张错题本的图片”“成绩不重要,反思与总结才是王道!”11月6日,烟台港城中学初一年级教室里,“学长助力结对”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初二学长们正在以“如何看待期中考试成绩”为题,引导学弟学妹们如何查漏补缺。港城中学学长助力结对活动已经进行到了第四届,这是学校“悌德”教育的常规性活动,每年都会举行。
烟台港城中学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怀德教育”为育人理念,通过构建全员、全课程、全方位的一体化育人体系,让港城中学每一位学子修养美德,志存高远,成长为知行合一、怀德致远的新时代小君子。
2016年,烟台三中分校与黄务中学合并成立烟台港城中学,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已有的“德行”系列教育主题,挖掘新校“怀德、卓尔、闻善”等7座楼宇名字和校园内“八德”雕塑内涵,凝练出“怀德”教育品牌。
“怀德”教育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生为本,依托校情,深入挖掘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八德”丰富内涵。“八德”作为一种传统的价值理念,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与意义。“孝悌忠信”针对的是个体修为,对应公民个人层面“诚信、友善、敬业、爱国”的要求;“礼义廉耻”则是构建国家与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的义理支柱。
学校进行前瞻性宏观设计,确定“一三一”怀德教育育人模式。一个原则:一体化协同育人,为育人提供全方位保障;三条实施途径:整合育人资源,团队一体化育人;整合课程资源,课程一体化育人;整合时空资源,时空一体化育人,助推育人过程落地;一个成果评价体系,激励育人效果提升。
一个原则:一体化协同育人,为育人提供全方位保障
优化整合各要素,协同联动形成一体化育人机制,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是学校“怀德教育”的主要实施原则。
三条途径:助推育人过程落地
整合育人资源,团队一体化育人
打造“一体两翼”育人队伍,全员参与育人实践。“一体”指教师育人主体,包括“教师全员导师”以“塔式名班主任”为核心的班主任工作团队和党员团队。
“两翼”即学生自主管理团队和以家委会为主体的家长团队。学生自主管理团队包括学生自管会、学长助力团以及志愿者队伍。他们在文明乘车、弯腰行动、垃圾分类、光盘行动、校园广播等各项活动中都有出色表现。优秀家长也是学校中有力的一翼,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委会协同学校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五项制度”为构建高素养“一体两翼”育人队伍提供保障。
一是实行全员导师育人制。师生双向选择,每名学生都有导师,每名教师都是导师。“导师制”发挥了课堂之外教职工言行举止这些“隐性德育”示范引领的重要作用,实现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二是实行塔式名班主任培养工程。从骨干、标杆、首席三个层次进行班主任培养,为德才兼备且有志于提升的老师开通个人专业发展的“快车道”,让“德者”“有得”。首席引领,带动全体班主任更好地立德树人。通过轮值主持的模式召开班主任周例会、月论坛,改变“孤立自为”的育人方式,实现育人主体的合力凝聚,互动分享。
三是党员团队分包制。党员分包、重点关注特殊学生的品德培养与提升,纳入学校对党员的年度考核。
四是实行学长助力制。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担任学长,通过学法讲座、劳动技能培训等形式,对低年级学弟学妹进行指导。
五是家校共同体制度。成立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教研组,指挥家长在界限范围内参与育人工作,构建家校统一的育人生态。
汇集学校、教师的教育能力形成合力,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成长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出发点,打造“致远”课程体系,实现全课程育人。
“明远”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以思政课为统领,梳理其他学科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打造一体化实施的“综合思政”课程,实现跨学科育人。
“尚远”拓展课程。主要是主题德育活动、劳动课程、生命课程、荣誉课程、节日课程。以德育课程为例,学校坚持每月一“德”对学生进行系列话德育。每学年第一学期9.10.11.12月围绕礼德、忠德、悌德、知耻教育展开,第二学期3.4.5.6月围绕义德、孝德、廉德、信德展开,对学生进行品德塑造。新学年开学“礼德”培育活动——拜师礼“结业礼”“壮行礼”;“悌德”教育活动——“学长助力结对”“浓情端午 学长高中”活动;孝德“感恩最美的她(妈妈/姥姥/女老师)”“我为父母做道菜”等;“忠德”课程——“袁隆平之梦”“神州号天宫之梦”……一系列活动,教育学生心怀美德,胸有家国,做最美追梦人,最强圆梦人。
“弘远”选修课程,主要包括校本课程。精心研发了语言文学类、科学技术类、体育健康类、劳动实践类等六大类64门社团课程。其中击剑社团经过八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学校金牌社团。丰富的社团课程,为学生素养提升、个性成长提供了自助餐式的兴趣培养与品质提升的引导。
“行远”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家校携手打造的以学会生活、开拓视野、职业体验、探究实践等为目的的课程,具体包括:“专家课程、主题定制课程、智慧家长课程、研学课程”四大课程。如家委会携手打造的研学实践活动,“学做胶东喜饽饽”“我家拿手菜”厨艺大赛、“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等活动。
发挥“环境濡染法”的重要作用,发掘校园方寸之地为立德树人阵地。以环境浸润人、熏陶人,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
楼宇文化。“怀德”“卓尔”“闻善”“洁己”每个教学楼的名字都是一种优秀品质。初中四年,学生一直生活在固定的教学楼里,接受来自论语文化对人格的熏陶。
年级文化、班级文化。四个年级每年依次从“礼义廉耻孝悌忠信”中选取2种美德创办年级文化,结合“最美教室”评选,四年完成“八德”的系统教育,成为心怀美德的毕业生。
其他空间文化。“八德”故事园,“春华秋实”书香花廊、画廊,名字来自于学生,匾额的书写也出自学生手笔。校园劳动基地中各班“责任田”自己取名字,自己管理,“青青草原”“幽篁里”“脱贫空间”……一粒粒种子萌发在土壤,也长在学生心田。
学校还将德育主题教育贯穿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时间段,“语言文化节、合唱节、体育文化节、科技艺术节、德育节”五大文化艺术节为学生提供展示大舞台,实现全时段衔接,全环境育人。
学生综合素质同步提高。涌现出像“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田珉凯栗这样的优秀怀德少年。2022年世界青少年艺术创意展演活动,该校33名同学获奖。
教师专业发展成为自觉。近年来,教师获得国家级教学科研奖励5人次,省、市、区级30余人次。1人获得省教学能手,2人荣获烟台市教学能手称号,10人荣获烟台市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6人荣获芝罘区初中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称号,8人荣获芝罘区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培养人选称号。
家校协同育人效能更强。家长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学校荣获“山东省家庭教育实验基地”“烟台市家庭教育示范学校”“烟台市家校协同育人示范学校”称号。
学校综合办学能力稳步提升。学校荣获山东省全环境育人规范校、省级文明单位、省级规范化学校、烟台市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烟台市劳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今后,学校将继续秉承“德融数理 知行合一”理念,将“八德”育人目标与学科教学相融合,严格落实“全环境育人”理念,在育人实效上实现再突破。
责任编辑:姜合秀
审校:高涵
扫一扫下载大小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