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一堂劳动课|牟平区这所小学推出“师娃学厨”劳动课程体系,一举破解生活难题

走!上一堂劳动课|牟平区这所小学推出“师娃学厨”劳动课程体系,一举破解生活难题

2022-11-08 16:02 来源:大小新闻教育频道
编者按:

构建“三四三”工作机制,实现了六个率先,有效助推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烟台市积极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整体布局、综合施策,构建起“三四三”工作机制,即三个“1+X”基础保障(“1+X”课时制度、“1+X”师资队伍、“1+X”实践基地群)、四个结合(政策支持与教科研引领相结合、必修内容与清单任务相结合、课程建设与课堂改革相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三类评价(三级成果展评、表扬评优机制、纳入督导评估),实现了劳动教育从零打碎敲向系统设计、从单一内容向学科整合、从课外活动向必修课程的跨越,全域劳动教育迈入了高起点发展的轨道。

“劳动”回归课堂,在“双减”政策的教育大环境中,每个孩子得以在实践中深掘潜力、发散思维。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贯穿于成长全过程的“劳动”技能,也为每个孩子未来的美好生活奠定基础。


一个“师娃学厨”劳动课程体系,“解题”打工家庭生活难题

大小新闻客户端11月8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徐峰 通讯员 曲涛 摄影报道)七成以上学生来自外来务工或外出打工家庭,特殊家庭背景下,小学生的生活起居成为学校关注的一大重点——这个情况就发生在牟平区宁海街道师范路小学。近日,牟平区宁海街道师范路小学结合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划创设“师娃学厨”劳动课程体系,让学生学会独立烹饪,解决父母后顾之忧,引领学生在劳动体验中感受食物带来的爱与传承,将“劳动课堂”回归生活本真。

据悉,牟平区宁海街道师范路小学约72%的学生来自外来务工或者外出打工家庭,针对这一特点,学校将劳动课程的教育理念设定为“劳力劳心 亦知亦行”,依托学校、家庭、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从慧眼识材、功夫小厨、营养搭配、文化探秘四大主题入手,开设了十六类劳动课程,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食育教育。“师娃学厨”课程体系的构建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体验式的学习中充分感受到劳动处处有学问。“师娃学厨”课程以学科之间相互整合、全领域、全员参与为实施模式,形成一套小学生食育课程新方案、新样式。

在学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学校加强学科融合,通过教师专业指导、学生积极操练和家长辅助指导等措施,形成家校协同共育机制。根据“师娃学厨”内容的难易程度,学校弹性设置大小课时。如学习削土豆、择菜等课程设置在早上,根据学生已有经验互教互学,时长为10分钟;制作面食、做水果拼盘等课程以40分钟的劳动课为基础,打造1小时开放式的大课堂,延伸到家庭,培养学生自主学厨的能力;采购食材、认识厨具等课程设在周末,学生亲历体验之后,在劳动课上交流收获,时长为20分钟。

同时,学校通过规划多彩劳动周,强化课程实施体验。每年五月和十月,根据时令设置主题式的劳动周活动,实现劳动育人价值。如五月份开展的为期一周的“采薄荷 品粥香”主题活动;十月份开展的四年级学生入驻莒格庄实践基地活动,以“学厨”为主线,让每个孩子参与洗碗、摘苹果、刨地瓜、包饺子等劳动课程,体验学厨的快乐。


“我懂怎么挑选蔬菜了”“我能给家里人做饭了”……在孩子们对劳动课堂的讨论中,一项项劳动技能在他们手中逐渐成熟。通过劳动感受生活,让每个孩子、每个家庭因此受益。


责任编辑:姜合秀

审校:高涵

大小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