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实验小学:让“学校味道”成为孩子最美的童年记忆|德润校园 育时代新人

莱州实验小学:让“学校味道”成为孩子最美的童年记忆|德润校园 育时代新人

2022-08-05 08:50 来源:大小新闻教育频道

  2022年5月20日,月季花开正艳,莱州市实验小学开展了中华月季园远足实践活动,四年级300多名学生徒步12公里,进行了历时6个多小时的意志品质磨炼和户外拓展活动……这是学校德育序列化活动中的重要一课,是每一个实小学生的必修课,更是学生走出校门多年后永远的学校记忆。


  莱州实验小学校长祝明鉴表示小学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生活,让孩子的童年充满童真童趣,让“学校味道”成为终生难忘的童年记忆。


  多年来,学校围绕“放飞孩子童心、铸造教师匠心、引领家长同心”的“心教育”的理念,将德育工作系统规划设计,多元推进实施,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德育工作无缝衔接,在润物无声中内化学生道德行为,培育“崇德明智、笃行向善”的好少年。“崇德明智 笃行向善”德育工作方案先后获烟台市十佳德育品牌、山东省优秀德育实施方案,并获得教育部第二批“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且作为重点推荐项目。


YMG全媒体记者 李京兰 通讯员 铱家福


学校处处蕴含育人理念

  文化浸润。学校环境文化、精神文化等处处蕴含育人理念。“崇德明智”校训蕴藏在两座教学楼的楼牌中,走廊文化每层一个主题,以经典名言、名人故事、地域文化、莱州典故、师生文化建设成果的形式全面诠释“崇德”与“明智”的内涵。一至四楼的文化分别是红、绿、黄、蓝主色调,意喻着“沐浴阳光、扎根生长、收获希望、放飞梦想”。



全面建构“德智少年”课程

  课程融合。全面建构“德智少年”课程群,包括指向校本化实施的基础课程、指向个性发展的拓展课程和指向实践创新的综合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人手一本《发现孩子的精彩》,每天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以案例或故事的形式记录下来,让教师释放爱的能力、发现孩子的潜力,以爱育德。学生在课程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明确道德判断,产生道德认同,逐步明理笃行、知行合一。



将教育内容与实践活动深度融合

活动整合。将主题教育、仪式教育、节日教育、研学活动等进行一体化设计,依托汉语文化节、多彩实践节、趣味体育节、艺术风采节、科技创新节等八大文化艺术节进行集中展示,将教育内容与实践活动深度融合,注重活动的系列性和延伸性,在有意思的活动中凸显教育意义。



如“端午情怀学校味道”活动,既有端午习俗大搜索、诗词诵读等共同活动,又为不同年级设计了系列实践项目:一年级画彩蛋、二年级编彩绳、三年级缝香包、四年级包粽子、五年级做龙舟。活动紧扣端午文化主题,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了解端午常识、习俗,进行有端午特色的动手实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机融合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更将亲子情、感恩心进一步延伸到家庭。


再如“趣味体育节”,突出“亲子”主题设计活动流程和比赛项目。有亲子篮球、亲子跳绳、亲子沙包等常规项目,也有体现学校大课间柔韧操特色的身体大接力。在呼啦圈穿越项目中,家长和学生手牵手围成一个大圈,家长们要低下头、弯下腰,才能让呼啦圈顺利穿越身体。这个活动让家长体验到要放弃平时的高高在上、指挥控制,把身段放到与孩子同等的位置,全过程全身心地投入和陪伴,才能顺利完成活动,同时收获浓浓的亲子情感。运动会结束后所有参加活动的家庭均获得一份特殊的奖品——一盒蔬菜,全家一起动手做菜,感恩教育、劳动教育在继续。




深挖实践项目背后的教育意义

实践育人。学校确立了中华月季园、登海种业等校外教育实践基地,确立了照清笔庄、胶东花饽饽等非遗研学基地,确立了郑耀南故居、西海地下医院等红色教育基地,定期组织研学实践活动。



学校深挖实践项目背后的教育意义,如“七颗种子课程”,孩子连续七天每天种植一颗种子,观察记录、分享交流。种植过程中,学生要面对选择种子的挑战,会经历种植的失败,会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快乐,会收获种子成长的喜悦。活动给孩子心中种下劳动的种子、幸福的种子、美好的种子,背后更深远的意义是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蕴藏着无限潜力的种子,只要迸发出内心成长的力量,就会绽放最美好的人生样态!


让家长持续学习、知行合一

  家校共育。实施了以“父母100天成长计划”为核心的家校共育工作。家长每周一次到学校集中学习“父母100天成长计划”系列专题课程,包括父母的觉醒、解决教子问题、以德传家、用正能量影响孩子、如何与孩子沟通、孝亲尊师、成就大器的秘密、夫妻和睦、心灵卫士等内容。集中学习期间,讲理念、听案例、看视频,互动体验、分享心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同时每天诵读亲子承诺文、写《父母日记》、微信群分享打卡。团队学习克服惰性,定期集中学习与每天践行,让家长持续学习、知行合一。该项目获全国“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讨会优秀案例,并入编国家社科重大课题成果《衔接机制优秀案例集》。



让每个孩子在不断升级达标中体验成功

评价激励。编制了《实验小学德智少年评价办法》《实小学生必做50件事》《德智少年每日自评手册》《“每周一星”推选办法》等评价载体,采用达标晋级的方式,让每个孩子在不断升级达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树立信心、找到榜样、挑战自我、全面成长。


如《德智少年每日自评手册》人手一册,每天夕会时省思五个具体问题,每周进行一次小结,以涂笑脸和简要文字进行自评。每天五问、每周小结遵循“价值追问、价值判断、价值践行”的三阶段价值观培育规律,天天正面引导、正向激励、正面提醒,每周全面小结、反思提升。问题不空洞,省思有行动,有效提升了学生思想觉察力、行动意志力,提升了学生自觉、自律、自尊、自信的意识和能力。


  编后:

  近年来,烟台持续深化中小学德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逐步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树立了“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处处是德育工作阵地,事事是德育工作内容”的育人观。即日起,大小新闻将陆续报道我市部分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案例,敬请关注。


责编:刘岩

审校:马跃

大小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