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湾畔听“芯”动
2024-12-10 18:33近日,在位于黄渤海新区的烟台光电传感产业园内,招商运营团队正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光电项目进行仔细论证。
该产业园是山东省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两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统筹布局研发、孵化、加速、检测和产业化板块,吸纳培育芯片设计、模组、器件及终端整机等上下游企业和项目,构建涵盖材料、集成电路设计、封测、装备于一体的光电传感产业生态。
特色半导体产业是黄渤海新区大力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聚焦光电半导体、功率半导体、高端通用半导体三大主攻方向,全力构筑全领域、高端化、集群化的产业体系,形成从材料、设计,到封测、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
论半导体产业,黄渤海新区有一定基础,这些企业如何实现快速发展?半导体产业如何持续发力?连日来,笔者走访新区半导体材料企业倾听强有力的“芯”动。
“芯”赛道 企业发展加速度
如何在激烈的“芯”赛道上加速奔跑?黄渤海新区企业用业绩告诉我们答案——
全球首发6μm 640×512非制冷红外探测器;RTD6081W系列非制冷红外热成像芯片产品已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完成多款InGaAs探测器的研发和批产验证;微波领域持续推进从核心芯片到组件、子系统的全链条技术和产品研制……睿创微纳在专用集成电路、感知芯片等半导体领域成绩瞩目,为推动黄渤海新区半导体产业发展以及相关产业的技术自主可控贡献巨大力量。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睿创微纳实现销售收入20.22亿元,同比增长13.32%,新增订单约21.8亿元。
在烟台一诺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千级/万级净化车间里,工人们正紧锣密鼓、井然有序地生产新型键合丝,经过熔铸、拉丝、退火、绕线、包装等层层工序,一轴轴键合丝整装待发。
作为国内少数拥有独立研发能力的键合丝生产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IC、LED等微电子封装和制造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在15%以上,稳居行业前列。“一根键合丝牵系的是百亿级规模的半导体封装材料产业,关系到国内半导体供应链稳定。去年,公司键合丝出货量跃升行业第一,今年出货量有望达到30亿米,继续稳固头部地位。”一诺电子董事长林良表示,公司将立足半导体产业,不断优化完善键合丝产品性能,为黄渤海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一诺力量”。
中节能万润、德邦科技、九目化学、显华科技……目前,黄渤海新区现有半导体重点企业60余家,其中上市公司3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7家,规模以上企业19家,研发出聚酰亚胺、OLED发光材料、液晶单体等多项打破国外垄断或市场占有率国内首位的产品,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芯”平台 赋能产业新发展
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西安交通大学(烟台)智能传感技术与系统研究院”,牵头建设“山东省微纳传感技术与智能应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和“山东微纳传感制造业创新中心”……明石微纳通过创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将微纳制造全产业链创新资源不断引入黄渤海新区。历时几载耕耘,一批“硬核”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今年年初,“天津大学·明石致远石墨烯(纳米)材料联合实验室”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由石墨烯材料制成的功能性半导体,标志着世界首个功能性石墨烯半导体问世。
“明石微纳通过不断研发创新,在细分赛道上练就‘独门绝技’,成为全区半导体产业众多头部企业中的佼佼者。”黄渤海新区工信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坚持不断地科技创新,才能推动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果说企业对创新的专注是内因,那政府对企业的精心培育就是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的外因。
近年来,黄渤海新区充分发挥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以下简称“黄渤海实验室”)作用,搭建三大公共服务平台、三大关键共性技术和成果转化平台,以及一批企业创新平台,形成“1+6+N”产业链创新策源体系,实现了源头技术攻关、中端中试开发和末端成果产业化的全链条平台支撑。
其中,黄渤海实验室引进6位院士,组建12个大科研团队,先后走访对接企业130余家,与38家企业及高校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合同金额超3000万元。三大公共服务平台中的烟台光电显示材料研发测试公共服务平台高效开展光电显示材料CF、CELL以及ACF模组段性能评价测试,助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从而推动全区新型显示产业以及光电产业的发展。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黄渤海新区把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助力开辟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新领域,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芯”生态 集群效应渐凸显
不久前,黄渤海新区半导体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三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
黄渤海新区作为烟台产业大区、制造强区,拥有扎实雄厚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为战略新兴产业——半导体产业的集群发展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市场。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能够为一座城市带来强劲的发展动力。
一个完整的产业集群,可以实现“强磁效应”,吸引众多企业纷至沓来,不断强化产业集群的优势。就类似睿创微纳这类企业,在行业内做到了全国领先。而依托集群优势,又可以不断扩大延伸自己的力量,实现新的突破,从而带动黄渤海新区半导体产业聚合突破和集群式发展。
半导体企业自带“人气”与“流量”,对相关产业上下游具有强烈的虹吸作用。黄渤海新区规划布局烟台光电传感产业园、台芯功率半导体产业园、一诺半导体材料产业园、联测优特封测产业园、万华电子材料产业园、微纳精密制造产业园6个特色半导体产业园区,可以充分发挥半导体龙头企业技术优势,使其作为“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靶向招引、扩面成群、积厚成势,形成了足不出区、循环发展的有机产业链。
此外,为着力打造一流半导体产业发展生态,实现资源、技术的融合,推动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今年以来,黄渤海新区连续举办了“创芯发展”特色半导体产业主题沙龙、明石杯·中国大学生微纳制造技术大赛、微纳制造院士高端对话会、2024·中国显示行业供应链技术和市场对接交流会、烟台市光电及磁性材料产业链招商推介会等一系列半导体产业相关的特色活动。
从企业发展,到平台布局、集群生态,黄渤海新区一系列围绕半导体产业的举措落子布局。黄渤海新区工信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在企业培育、项目建设、技术攻关、招商引资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打造中国北方最具竞争力特色半导体产业新高地。
来源:黄渤海新区
责编:王修齐
扫一扫下载大小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