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相对论|第15期:栖霞苹果:产业升级与供需匹配理论的完美结合

产经相对论|第15期:栖霞苹果:产业升级与供需匹配理论的完美结合

2024-10-28 18:21 来源:大小新闻

烟台市融媒体中心评论员 姜春康

烟台市融媒体中心

原创评论专栏

产经相对论,热点来评论。

本期是【产经相对论】第15期。


本文图| 赵巍巍 张丙翠 林静 林翔翌 姜金凤 摄

金秋十月,栖霞的果园里弥漫着丰收的喜悦。圆润饱满的苹果挂满枝头,不仅展示了自然的馈赠,更彰显了栖霞市在苹果产业发展上的卓越努力。这一现象,不仅是一个农业丰收的象征,更是产业升级与供需匹配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典范。

栖霞市苹果产业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精准的品牌定位与高质量的发展策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栖霞市没有满足于传统的种植模式,而是成立了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作小组,致力于苹果品牌的保护与提升。

这一举措,正是产业升级的重要体现。通过强化品牌意识,栖霞苹果得以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了从“量”到“质”的转变。

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栖霞市积极引入智能化、数字化的管理模式。众一18度生态数字智慧果园的建设,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这里,水肥一体化系统、无人割草机、智能打药机等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实现了果园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优化决策、精准控制、精细管理。

这种智能化的生产模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据众一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丁英虎介绍,使用智能设备后,每亩果园的投入能减少5000元。这无疑是产业升级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

然而,产业升级并不仅仅停留在生产环节。栖霞市还通过延链、强链、补链的方式,培育了高质量的产业模式。苹果深加工产品的衍生,如苹果脆片、苹果醋、苹果酒等,不仅丰富了产品线,还提高了苹果的附加值。特别是富硒苹果面膜等创新产品的推出,更是将栖霞苹果的价值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种从“原字号”“初字号”向“深字号”“新字号”的转变,不仅让苹果产业大起来、强起来,更让果农们受益匪浅。

在供需匹配方面,栖霞市同样做得相当出色。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栖霞市积极调整销售策略,大力发展电商销售等新业态。通过组织各类电商培训活动,引导企业利用直播电商、新媒体等方式拓展销售渠道。

如今,手机已成为果农的“新农具”,电商销售已经成为新农人的“新农活”。这种销售模式的转变,不仅拓宽了苹果的销售渠道,还提高了果农的收入水平。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栖霞市以苹果为主导的农产品网零额达到了1.71亿元,同比增长34.2%。

从栖霞苹果丰收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产业升级与供需匹配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通过精准的品牌定位、智能化的生产模式、高质量的产业模式以及灵活的销售策略,栖霞市成功地将苹果产业打造成为了一个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这不仅为栖霞市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栖霞市还需要继续深化产业升级、优化供需匹配,以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只有这样,才能让栖霞苹果这张名片更加亮丽,让果农们的日子更加红火。

责编:王修齐

大小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