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打造适宜企业成长沃土
2022-05-10 09:55 来源:大小新闻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为创建舒适的企业发展环境,牟平区结合“能力作风建设年”,不断推进“管家式”服务,坚持树立“企业发展到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理念,积极营造“如鱼得水”的营商环境,真正让企业慕名而来、安心投资、顺心发展。
“专员”精准对接 帮扶“个性订制”
“我们组织政务服务专员为企业申请和领取工程规划许可证、用地规划许可证,并通过‘免费邮寄’的方式送至企业手中,免除企业后顾之忧。”牟平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为更好服务企业,区委、区政府设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项小组办公室,创新建立服务企业专员制度,落实领导干部联系企业机制,对全区15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10户重点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全覆盖。按照“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原则,沉到企业听实情、解难题,构建问题诉求收集、交办、解决、反馈管理闭环,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快速直达,对各类惠企政策及时兑现到位,坚定企业发展投资的信心和决心。
区级领导层面,带头分包骨干企业、重点项目,定期走进企业和项目现场开展调研服务;经济发展部门层面,建立部门与镇街之间的联系,着重帮助镇街协调解决经济运行和企业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指导镇街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涉企底线工作,促进经济稳中发展。镇街层面,在原有企业网格化管理基础上,安排党员干部兼任服务企业专员,为各家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精准服务。
营造“尊商重商亲商爱商”浓厚氛围
自2017年起,牟平区委、区政府每年表彰为全区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功勋、明星、优秀、先进企业,表彰大会邀请对地方财政贡献突出的企业代表主席台就坐,让企业家享受前所未有的政治待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定期挖掘优秀企业家的典型事迹,在区内主流媒体上宣传报道,向省市主流媒体推介宣传。厚爱三分,关怀备至,协调滨医烟台附院、区中医医院等区内医疗机构,为企业家开通就医“绿色通道”,为企业家提供VIP优质待遇,真正让企业家更受尊重、更有地位、更富创业激情。立体监督,发现问题,在重点骨干企业选聘党风政风特邀监督员,发现反馈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破坏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并及时解决。
各级领导干部全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在严守纪律规矩的前提下,主动为企业出面站台,清清爽爽与企业家交往,设身处地为企业服务,尽心竭力打造最适宜企业成长壮大的沃土,“尊商、重商、亲商、爱商”氛围更加浓厚。
丰富政策支撑,赋能企业发展
牟平精准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招商引资,增加项目储备。目前全区共储备重点产业链在谈项目58个,总投资约150亿元。其中外资项目10个,总投资约4.9亿美元;内资项目48个,总投资约116.9亿元。谋划推进利用外资到位,实现外引内增,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对标全国、全省先进地区,制定出台《关于实施“汇智圆梦·聚才兴牟计划”的暂行办法》,实行“人才政策35条”。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细化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一对一”服务机制,完善工商注册、医疗服务、子女入学等10余项“一站式服务”,积极落实相关配套奖补政策,不断提升人才的获得感和归属感,为人才工作顺利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为企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2021年全年共争取市级以上科技计划、研发后补助、高企补助等各类奖补资金3100余万元。先后有石药百克、安德利果汁2个项目获评中国专利金奖,丽鹏股份、恒邦冶炼2个项目获评中国专利优秀奖,恒邦冶炼、安德利果胶、石药百克3个项目获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石药百克1个项目获评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平台建设方面,共有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1个。跟踪推动兴业机械与招金矿业等项目落地转化,共引进新技术、新成果62项。
流程重塑加快事项审批
3月10日,位于武宁街道的烟台丰金制药B2地块项目仅用10天实现了土地不动产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从土地挂牌“到“四证齐发”。“这样我们可以大干快上抓运营、抓生产,预计8月底前实现部分投产”,拿到施工许可证的烟台丰金制药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李振勇喜出望外。
为压缩企业审批时限,牟平跳出对审批改革“小修小补”的思维模式,整体入手进行系统重塑,全面实现“拿地即开工”。
优化审批手续,实现企业少“跑腿”。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服务机制,编制《项目施工手续倒排工期推进表》,实行“一家牵头、综合受理、集中审批、限时办结”的审批方式,改变以往办理审批业务“串联、接力跑”的形式,推出“并联、同步跑”的新模式。
优化审批材料,实现企业少“备料”。与各家工程建设审批成员单位共同梳理工程建设领域审批材料,遵循“一看就明白,一填就正确,一审就符合,一次能办好”的标准,编制《“标准化零基础”服务手册》,将所需材料进行颗粒化拆分,精准帮助企业在最短时间内准备齐全资料。
优化审批模式,实现企业不“见面”。对审批事项坚持“网上办”,开展“不见面审批”。引导企业在线上系统办理业务,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YMG全媒体记者 全百惠 通讯员 曲雪梅
责编:马跃
扫一扫下载大小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