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8亿元,创历史新高!“先省快促增”,烟台海关服务发展亮点纷呈
2022-01-12 10:14 来源:大小新闻大小新闻客户端1月12日讯(YMG 全媒体记者 王鸿云 通讯员 于舜)积极应对外经贸形势变化,更好地支持烟台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烟台海关出台服务发展28项举措,在先、省、快、促、增等多方面持续发力,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前11个月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38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创历史新高。
在“先”字上下功夫,抢抓发展新机遇。围绕RCEP落地实施,率先出台17条监管服务措施,对辖区54家重点企业实施精准指导,成功获批首批RCEP创新试验基地,元旦假期为企业签发烟台首份RCEP原产地证书,保证关税优惠“应享尽享”;助力我市建成全国首家肉类、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有效填补业务空白,进一步拓展烟台口岸功能和贸易种类;全程参与、全力推动“市场采购”试点在烟台三站市场成功落地,全省首列市场采购专列烟台始发,为疫情中的小微企业打通一条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出口新路径;全省首批开展企业对企业(B2B)出口试点,实现跨境电商B2B、B2C模式全覆盖,贸易额突破百亿元,成为烟台外贸发展新亮点。
在“省”字上下功夫,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大税政调研力度,18项税政调研建议被国务院税则委员会采纳实施,年均为烟台市企业节税增收近2.2亿元,有力促进烟台市精细化工、医药健康等行业转型升级;推出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关税担保新模式,实现“一张保函、零成本通关”,每年可盘活企业资金16亿元;完成全国首单“保税仓库仓储货物质押融资”试点,企业通过质押融资近亿元,监管创新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叠加自贸区、综保区政策优势,全国率先开展纯MDI即进即出业务,帮助企业解决绕道香港的时间费用问题,企业年均减费增收超千万元。
在“快”字上下功夫,提高口岸通关效率。聚焦货物快速提离,充分发挥“两步申报”在简化口岸作业流程上的政策优势,鼓励企业通过概要申报先行提离货物,提高货物疏港速度;优化资源性货物监管模式,对进口原油、铁矿等大宗商品实施“先放后检”,大幅压缩货物在港时间,提升港口堆存能力;简化口岸物流,联合烟台港打造“抵港直装”“船边直提”新模式,将海关监管手续与港口装卸安排、企业换单、车辆调度、闸口管理等一系列环节紧密衔接、深度融合,通过流程再造压缩货物在港等待时间,2021年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分别压缩57.7%和85.2%。
在“促”字上下功夫,解决企业个性化发展诉求。量身定制“中欧班列+多式联运+中韩海上高速公路”的政策组合包,商品车从卸船到装车一站式换乘,全年完成商品车外贸发运15.1万辆,同比增长167%;支持富士康扩大业务范围、延长产业链条,打造全球游戏机生产、维修服务双中心,完成保税维修超亿元,居全省首位;创新推出“外轮维修+加工贸易”监管方案,推动中集来福士顺利承接维修大单,助力我市海工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
在“增”字上下功夫,推进矿产品混配中心建设。立足监管职能,全力以赴做好“增量”文章,支持烟台港矿产品混配业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努力建设立足东北亚、面向全球的矿产品混配中心。通过开展“先放后检”“入库监测、库内监管、出库检验”等监管模式创新,支持烟台港铁矿石码头依托高精度全自动混配系统成功实现四种物料的精确混配,有效提升混矿效能,2021年完成铁矿混配1032万吨,同比增长63%。
责编:马跃
扫一扫下载大小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