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吹来文明风龙泉镇多措并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乡野吹来文明风龙泉镇多措并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024-07-30 15:39 来源:大小新闻牟平频道

大小新闻7月30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全百惠 通讯员 柴朋摄影报道)乡村振兴,重在塑形,要在铸魂。为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在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近年来,牟平区龙泉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孝善文化”为切入点,坚持把做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落脚点,注重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着力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

依托孝善文化打造党建品牌

依托龙泉孝善文化节,每年集中开展孝善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孝善龙泉主题演出、孝善龙泉道德讲堂、孝善龙泉寻根、孝善龙泉文艺作品征集大赛,将孝行善举打造成系统化、组织化、常态化模式。借助大喇叭广播、张榜公示、村民会议、微信平台、进门入户发放宣传资料等线上线下宣传方式将乡村的好人好事、善行义举推介出去,表扬“新24孝”“最美家庭”“龙泉好人”等“孝善之星”,让榜样故事走入田间地头、飞入寻常百姓家、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多角度、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孝善文化,传递道德力量。

坚持“党建引领、孝善润心”的思路,借助节会擦亮“红润孝善”乡村振兴党建品牌,树牢“孝善路上不让一人掉队”的意识,叫响“上善若水、孝善龙泉”的口号,倡导“龙德在田、泉涌相报”的行为,努力推动实现“村村有孝善、人人可孝善”的美好愿景。

依托慈善载体承接救助项目

在中华慈善总会、烟台市慈善总会指导下,建立龙泉镇慈善工作总站,在各村设立慈善工作分站,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站长,由村“两委”成员或村内热心公益事业的党员义工担任副站长,工作站涵盖慈善服务接洽、救助项目展示、爱心超市、儿童之家等多重功能,实现孝善工作镇域全覆盖。紧密对接慈善公益组织,举行“乡村振兴创新大赛”,加强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合作,密集开展了一批助农、助困、助学、助老、助医、助残等公益服务活动。比如,直播带货公益助农,党支部领办联合社邀请驻烟高校大学生,以校园创业大赛形式直播带货龙泉大樱桃,在镇慈善工作总站爱心超市展销龙泉特色农产品、《龙泉赋》书法折扇等文创产品,将所得善款注入公益基金。

依托公益基金创新服务机制

龙泉镇积极部署落实孝善公益基金,坚持把孝善事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重点支持发展乡村振兴“孝善产业”。充分发挥文旅小镇优势,根据4个3A级景区各自的特点,积极探索与慈善基金会合作开发“孝善旅游”。其中,依托5个省级传统村落打造生态民宿社区群落,吸引更多青年来此“以旅行之名、行孝善之举”,有力推动了孝善文化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真正使孝善催生生产力。创新“集中力量解难事”服务机制,依托孝善公益基金,坚持“基层提报、全镇统筹”,对群众亟需、村级难办的民生要事,由各村群众讨论、党支部提报、工作片筛选、镇党委政府研究,召开专题会议公开公示扶持事项,用善款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把款项用于修路架桥下管、路灯监控安装、办公场所修缮等公共服务领域。”龙泉镇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同时,也树立起党委政府“善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依托党建联盟建强先锋队伍

坚持以党建共建形式,打造孝善龙泉党建联盟,推动各界力量参与到“红润孝善”各项活动中,以开放姿态打造乡村振兴共建共享试验田,借助党建联盟框架壮大镇域内外孝善力量。民盟烟台将龙泉镇作为全市首个同心实践基地,定期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医疗、送法律”下乡走访活动;联合相关部门试点建设供农村老人使用的“孝善食堂”等。与此同时,加大志愿服务工作,成立“党员先锋孝善义工服务队”,镇村两级党员干部360余人齐上阵,作为孝善龙泉建设的核心力量,全部配发“上善若水、孝善龙泉”蓝色小马甲,参与生态保护、环境卫生整治、护林防火、应急救援等工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上水平、上台阶。

下一步,龙泉镇将持续推广“红润孝善”品牌,在镇内宣传营造氛围,全民打造孝善龙泉,使孝善文化融入群众、无处不在、用之不觉;在镇外宣传吸引支持,通过搭建平台、举办活动,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孝善、支持孝善,形成活力迸发、能量涌流的孝善生态。

责编:全百惠

大小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