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坚守,为生命“守夜”

默默坚守,为生命“守夜”

2021-02-20 07:24 来源:大小新闻·今日牟平
图片

  大小新闻客户端2月20日讯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广大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用行动书写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一袭白衣,一个称号,代表的却是责任和对生命的敬畏。面对病痛,他们全力以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去年大年初一勇士出征的身影还未远去,今天,又一个新年已经到来,为了守护百姓健康,滨医烟台附院的医务人员依然选择了默默坚守,为生命“守夜”。

  一袭白衣,一个称号,代表的却是责任和对生命的敬畏。面对病痛,他们全力以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去年大年初一勇士出征的身影还未远去,今天,又一个新年已经到来,为了守护百姓健康,滨医烟台附院的医务人员依然选择了默默坚守,为生命“守夜”。


援鄂三剑客

长大了,成熟了,担当了

图片



01

孙长安

  采访孙长安时,他正忙于处理一个危重症患者。问他刚才是怎么回事,他只是轻描淡写的说都是日常工作。这个在武汉经历过生死考验的援鄂三剑客里的大哥,如今更加淡定和沉稳了,一直说“我没什么好写的,写写我的小弟弟小妹妹们,他们成长进步很大。”

图片


  武汉的日日夜夜,是“三剑客”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和财富,在刀尖上舞蹈的他们更明白和懂得生命的珍贵。
  回烟后的这大半年,孙长安说,最大的感受就是担子更重了,压力更大了,但这些对他来说都不算什么,因为这是院领导对他的支持和信任。
  采访中,孙长安不断重复着“领导支持”这四个字,可以看出,武汉归来,这个精瘦的汉子对事业的执着和对生命的尊重有了更深的理解。
  重症医学科一共46名医护人员,作为护士长,年三十,孙长安当仁不让地将夜班安排给了自己,两个孩子早已被他送回了老家,因为这样才能更安心地工作。
  对孙长安来说,新的一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团队带好,让患者满意,让领导满意,不辜负生命的每一分钟。


02

杨越美

  去年的这个时候,当别的二十几岁的小姑娘还在专注于吃喝玩乐、穿衣打扮时,小美已经走上“战场”一线,和死神展开了生死搏斗。

图片


  谁能想到这个个子小小、笑容甜美的小姑娘,面对困难时不输任何一个汉子,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与她年龄不符的重压。要问从哪儿来的这股力量,小姑娘自己说不出,也许是骨子里天生的不服输,也许是环境造就人,总之,她坚持下来了。


03

蔡洪伟

  援鄂三剑客里,蔡洪伟是最不善言辞的一个,内秀的他,总是问一句答一句。

图片


  腊月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天夜班,这是蔡洪伟的工作日常。去年就没回老家过年的他,今年还是按原则就地过年。问他的新年愿望是什么,他说,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亲身经历过疫情的人,对生命的感触就是这么直白和简单。



图片



产房护士长颜廷红

见证一个个新生命的到来

图片



  春节假期的产科和往常一样,依旧一片繁忙。产房里,医护人员正为迎接新生命而忙碌,响亮的啼哭是最悦耳动听的歌声,似乎在与人们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
  看着新生命的诞生,有着30多年工龄的产房护士长颜廷红一如往常地喜笑颜开。“母子平安我们的心就放下了。”从91年工作至今,颜廷红一直没离开过产科,一辈子一直和母婴打交道。

图片


  她深知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需要长达几个、十几个小时、甚至更漫长的时间,她和她的团队总是全身心投入,默默守护在旁;当孕妇疼痛难忍,疲劳不堪时,她们用真诚的话语去安抚,去鼓励,增加孕妇生产的信心和勇气;当产妇因各种原因不愿喂奶时,她们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一次又一次指导喂养技巧;当家属过度担心孕产妇,心情焦躁不安时,她们耐心解释,用心讲解,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在一次次危重孕产妇抢救过程中,她们争分夺秒,团结协作,有条不紊地保护母婴平安。每一个新生儿的诞生都是对她们付出的最好嘉奖,是她们继续拼搏下去的希望。
  “大年初一和初二我都要上班,已经习惯了,没有什么过年的概念。”颜廷红说,产科的护士也都是如此,一到节假期都争着抢着值班,都很自觉。“我们平时5个人上班,节假日还是5个人,从未改变,大家都为了一个目的,产妇和孩子平平安安,因为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我们不能放弃。”

图片



门诊护士长牟飞飞

当好哨兵和守门人

图片


  每天面对一万人,对每一个人说一遍“请出示健康码”,一上午就能走一万步,这就是滨医烟台附院门诊护士们的日常。
  说起这些,护士长牟飞飞是笑着的,丝毫不见疲惫和抱怨。她这样形容她的工作,疫情之下,他们就是医院的“哨兵”,只有她们把第一道关口把好了,才能把危险挡在门外。

图片


  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到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为切实做好防控工作,确保每一位患者的就医安全,牟飞飞对门诊部全体护士加强相关防控知识培训,对预检分诊原则进行详细解读,并对门诊患者管理进行精细部署。
  从新冠的流行病学史、密切接触史的询问,到扫码、体温检测以及如何协调好疫情防控和门诊诊疗工作都进行细致讲解,让每个护士明白自己身上的重担和责任。
  一年来,门诊部的小天使们每日坚守在医院大厅,不惧严寒酷暑,没有丝毫怨言,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着预检分诊的工作。
  她们的工作看似简单而重复,但是责任重大,有时还需要对就诊患者进行耐心的沟通告知,尽量让他们配合预检分诊工作,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她们就是最美的坚守者,永远站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春节来了,牟飞飞说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疫情早点烟消云散,让每个人都回到正常的工作轨道。



急诊科医生朱世慧

为生命全力以赴

图片



  见到急诊科医生朱世慧时,她刚和同事将一名突发心梗的大爷送去导管室做造影,当时的时间是下午两点半。
  如果说医院是一个生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科就像是战场的前线,急诊科的医生们就是先头部队,反应迅速、分秒必争,因为随时会有突发情况需要处理。不断有新转入的急诊患者送来,急诊医生需要快速体检、快速诊断、快速决断:是留在急诊室里继续观察,还是分流到其他科室进一步治疗。

图片


  快,是一个急诊科医生的必备素质。一直以来,为了方便随时跑动,朱世慧脚下总穿着一双运动鞋,急诊抢救室里的其他医护人员也是如此。
  从医4年的经历,让朱世慧见证了太多的生与死,每一次和同事在挽救生命的战场上并肩战斗,协力从死神手里把生命抢回来,她都觉得无比欣慰和幸福。
  大年三十白班、初一夜班,有两个孩子的朱世慧为了工作,在小儿子一岁时就给他断了奶。“早上醒来,孩子经常抱着我的腿说,妈妈不上班,爸爸去上班。但是没办法,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得全身心的投入。”朱世慧说。
  冬春时节,脑梗、心梗、呼吸衰竭和慢性病的患者格外多,尤其是春节期间,家庭聚会增多,情绪起伏大,更是发病的高峰期,而这时,医护人员就是他们的天使。“护佑人民的生命健康是我们的使命与担当。”在滨医急诊科,时间就是生命,每一位滨医急诊人都在为健康坚守、为生命全力以赴。




大小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