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硬举措优化法治化营商“软环境” 福山政法机关着力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2025-06-18 08:24大小新闻客户端6月17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邹春霞 通讯员 赵安 摄影报道)源头治理,多元化解,减轻企业诉累;优化服务,提出建议,做实助企护企;问需问计,上门暖企,护航经济发展……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建设者,案案都是营商环境试金石。
记者从福山区委政法委获悉,专项活动启动以来,政法委牵头抓总、政法各单位积极响应,分别推出涉企“硬举措”,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强劲引擎,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道路上持续奏响强音。
办案跑出“加速度”
案件办理的速度,关乎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关乎营商环境优化与否。福山区聚焦“办案链”,建立健全政法机关助企服务联动、涉企案件研判会商等工作机制,推进“侦诉审执”无缝衔接,在依法依规前提下,最大限度压缩办案时间。
“我们将充分利用侦监协作、轻刑快办等制度机制,采用‘一站式’速裁、简案快办等办案模式。”福山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连仁妮表示,将畅通涉案企业控告申诉渠道,对符合受理条件的控告申诉案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移送、快速办理”。
福山区法院针对涉企诉讼办理时间长、成本高等问题,对能够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一律适用简易程序;区公安分局对涉及企业的案件建立绿色通道,简化办案流程;区司法局建立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快审快结”机制,加大简易程序适用力度,实现“简案快办”。
快,高质量的快。看起来是办案的步子更快了,背后是政法机关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题中应有之义。
记者了解到,专项活动对办案时限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侦查阶段,行政案件力争在30日内办结;刑事案件采取监视居住的力争在3个月内办结,采取取保候审的力争在6个月内办结。在审查起诉阶段,符合受理条件的控告申诉案件实现7日内程序性答复、90日内实体答复。在审判阶段,关系明确的涉企案件实现20天内审结。
护企亮出“组合拳”
台上,是北京金融律师大咖;台下,是十多位汽车产业链上的老总。在烟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内举办的一场福山区“益企出海”专题座谈会上,大咖与老总面对面,谈出海,聊法条,一对一把脉企业风险。
“我们企业今年涉外订单大量增多,出口有啥风险,真不了解,这种宣讲既快又准,帮助我们节约了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成本。”某企业负责人表示。
聚焦“供需链”,福山区委政法委统筹政法力量到园区开展专题调研,全面摸清企业发展现状,根据企业规模分类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等差异化服务,全方位收集汇总企业涉政法类需求。
走企业、走车间,访需求,访问题。他们邀请专家围绕“产业链式发展”等开展专题讲座,多维度了解产业链发展规划、工作规程。同时,量身定制《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服务手册》《福山区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四十条措施》等文件,确保务实管用。
企业需要啥?精准滴灌。福山区委政法委推出组团服务,统筹政法资源,组建由公检法司业务骨干组成的“政法助企服务队”,通过日常办案、调研走访、云端问诊等形式,发掘企业法律风险、纠纷隐患等,让企业需求能够及时传递、快速响应、精准解决。
服务书写“新篇章”
胜诉权益兑现,是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高度关心的问题,也是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维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基本保障。
福山区法院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宋晨表示,将深入开展拖欠企业账款案件专项执行工作,打击拒执犯罪,确保有财产可供执行涉企案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率不低于90%,最大限度将纸面胜诉权益兑换成“真金白银”。
行动!锚准“产业链”,福山区政法机关聚焦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链上企业,围绕生产经营、知识产权保护、防范经济犯罪、举证维权等领域,提供风险预警、纠纷化解等精准化法律服务,助力产业链韧性提升与高质量发展。 福山区检察院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政策法规、助企资讯宣传解读,助力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福山区公安分局针对企业财务人员、采购人员等高风险岗位,开展专项防诈骗培训;福山区司法局常态化举办“益企讲法”法律沙龙,采取法律讲座、经验交流会、事务恳谈会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问题……
福山区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京表示,下步,福山区委政法委将继续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和区委“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部署,锚定“走在前、当样板、作贡献”目标定位,统筹政法各单位聚焦解决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创新服务理念,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奋力打造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山样板”。
循法而行,励精图治。2025年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新篇已然启幕,福山区政法机关将奋力向前,以制度“硬支撑”筑牢企业信心,用服务“软实力”激发市场活力,凝聚法治合力,让企业扎根无忧、兴业有靠,共绘福山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责编:邹春霞
扫一扫下载大小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