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村镇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措施“贴民心” 政务服务“暖人心”

桃村镇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措施“贴民心” 政务服务“暖人心”

2025-01-03 09:24

大小新闻客户端1月3日讯 ( YMG全媒体记者 赵巍巍  通讯员 郝明磊 )近年来,桃村镇始终以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为重心,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全面提升镇街便民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全力疏通办事“堵点”“难点”,纵深推进基层便民服务提档升级。

一、服务更标准。一是科学设置“一窗受理”窗口。按照便民利民的原则,设立了养老医疗、民政、退役军人、残联等多个“一窗受理”窗口,集中为群众办理养老、医保、低保五保等业务。同时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集中受理群众诉求、听取群众意见,对于窗口不涉及的业务集中进行登记,定期反馈办理情况。实现群众了解政府工作“零障碍”,解答群众咨询“零距离”。二是制定并公示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根据上级规范标准梳理制定镇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在政务服务平台和镇便民服务大厅公示公布,并适时动态调整,逐步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受理条件、办理流程、申请材料、法定办理时限等要素实现统一。三是构建精细化网络组织体系。线上采用“网格化+互联网”工作法,开通社区微网格、“三户四长”工作群,居民通过扫码入群,足不出户随时享受网格“指尖上”的服务,拓宽居民诉求新渠道;线下采用“网格化+移动社区”工作法,取代以往的坐班式,网格长走到哪里,工作就搬到哪里,做到管理在“网”上提速,服务在“格”中提效。

二、服务更规范。一是逐步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管理格局。按照政务服务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岗位责任、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理、首问负责、效能评估和责任追究等制度,真正做到以制度规范程序、以程序规范行为,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管理格局。二是持续开展业务人员能力培训。强化窗口工作人员管理,组织开展业务知识培训,规范政务服务流程,为群众提供热情高效的服务。公开政务服务相关工作负责人联系方式,并在大厅内设立自助终端,让企业和群众更便捷地获取政府信息,有效提升了审批服务便民水平,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完善业务队伍建设。坚持镇干部下沉与村干部统用相结合,建立“1+N”帮办代办队伍体系。在便民服务大厅配备1名专职代办员统筹管理,同时,每个村明确一名村干部或网格员担任村级代办员,实行坐班制,做好与相关部门的业务联系和工作对接。截止目前,村级便民服务帮办代办员累计办理各类代办事项800余件,切实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和群众的获得感。

三、服务更便利。一是上门服务方便群众办事。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预约上门、送证上门、快速核发”等举措,主动登门提供送证上门、人像采集等服务。对于孤寡老人、残障人士、卧病在床或行动不便人群推出“送证上门”贴心服务,以主动帮办代办、线上线下两手抓,满足企业与群众需求。二是积极探索线上业务办理模式。围绕“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加快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加快“爱山东”APP推广应用,高频便民事项实现网上“指尖办”,提供业务在线咨询、留言提问、帮办专员在线呼叫、常见问题列表查询等功能,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三是打造帮办代办场所。建立健全“大厅+管区+村级”三级联动帮办代办服务体系,逐层推进政务服务场所建设。在村庄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点,提供便民服务项目清单,如水电燃气缴费、社保医疗缴纳、户籍证明办理等,真正实现“村村有站点、事事有人办”的“零距离”服务目标。

编辑:赵巍巍

大小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