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日报》见证变革的力量|“苹果村”收获甜美生活

《烟台日报》见证变革的力量|“苹果村”收获甜美生活

2023-12-31 18:42

来源:2023-12-31 《烟台日报》03版 要闻

大小新闻客户端12月31日讯  (  YMG全媒体记者 赵巍巍 通讯员 栾钦程 闫振华 摄影报道)红彤彤的苹果,红火了栖霞人的日子。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曾经寂寂无名的百余户小山村——肖家夼村,凭借着红苹果,成为全国响当当的“苹果村”,品尝到了红苹果甜美的味道。

栖霞是一座“被苹果托举的城市”,是享誉中外的“苹果之都”。而位于牙山北麓的唐家泊镇肖家夼村,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积蓄生态优势,踔厉奋发蝶变,一跃成为全国苹果“一村一品示范村”。

眼下,虽已过苹果采摘季,但肖家夼村党支部书记王鹏绩仍忙得不亦乐乎。

和熟悉的记者朋友聊今年村里苹果销售情况,他直报“战功”:“以前,我们村已和中石油建立销售渠道,今年又刚和中石化达成销售意向。以后,在‘两桶油’的加油站点,都可以买到正宗的栖霞肖家夼苹果!”

而让王鹏绩最为自豪的是,他们村的苹果已销售过半。“肖家夼的苹果因独特的牙山山区气候环境,昼夜温差大,苹果品质特别好。今年苹果普遍上色不好,但我们村的苹果是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提供的新品种,上色好,果型正,卖价高,还好卖。”

上世纪80年代,村里的姑娘在给苹果授粉。

和栖霞大部分村一样,肖家夼村亲历见证了栖霞的苹果种植史:上世纪70年代初,栖霞主要种植小国光、青香蕉、红香蕉等品种。1975至1983年,栖霞966个自然村,村村建立起苹果园,并引进了烟青、红国光、短枝国光、烟红蜜等品种,苹果面积11.40万亩,总产量9.92万吨,居全国县级苹果产量之首。到1991年,在品种中红富士占80%以上,成为栖霞苹果的代表品种。1996年后,栖霞市大力推广2001富士、烟富1号、烟富3号、优系嘎拉、红将军等新优品系。

时代的年轮转到2017年,制约栖霞苹果产业发展的“果农老”“果树老”“技术老”的问题日益突出,肖家夼村也面临“三老”瓶颈。由此,一场“伐旧建新”苹果产业革命在果都大地展开,肖家夼村成为果业革命的极大收益者。

山东果树研究所研究员李慧峰在给果农讲解果树管理。

栖霞市组织的一次苹果技术培训,让肖家夼和山东果树研究所结亲联姻。有了果树所的技术帮扶,肖家夼的苹果种植驶入新赛道,瑞雪、明月、甘红、紫红、瑞香红等数十个优质新品种被引进试种。

好苹果也怕山沟深。为了把好苹果推销出去,王鹏绩给肖家夼的苹果注册了“逍駕夼”的商标,每年参加各类果品展销会。“今年,我就到烟台、青岛、合肥、厦门等地推介产自果都栖霞的‘逍駕夼’苹果。”积极“露脸”推销让“逍駕夼”苹果声名鹊起,荣誉接踵而至: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协会认定,在中国绿博会上获金奖,还代表栖霞苹果参加山东好物直播会。

“逍駕夼”苹果亮相山东苹果博览会。

“今年肖家夼苹果销售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好!”据王鹏绩介绍,线下依托中石油“昆悦超市”平台,在全省千余座加油站设立苹果销售点;线上,在“昆悦鲜果”“栖霞肖家夼生态果园”微信小程序、抖音直播等多个电商销售平台开辟销售渠道。仅中石油4年来就累计为肖家夼销售苹果12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597万元,让肖家夼村民过上甜美的好日子!

“苹果村”肖家夼仅是栖霞苹果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经历几十年的发展,栖霞苹果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夯实种植链,推动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转型升级。栖霞先后建立了4处苹果优质苗木繁育基地,年可出圃优质苗木350万株以上;与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山东果树研究所等合作,引进试验苹果新优品种品系70余个,新建果园良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目前,栖霞市苹果种植面积100万亩,年产苹果21亿公斤,苹果种植面积、总产量,果品质量、产业层次均居国内领先地位。

——打造加工链,加快产业附加值提升。栖霞高定位打造烟台苹果产业集群隆起带,培育扶持果品收储企业开展清洗、套袋、分级包装、贮藏保鲜初加工过程的智能化创新,果品商品化处理流水线年处理能力200多万吨。目前,果品深加工企业21家,年加工能力60万吨以上,年加工产值40亿元。

——拓宽产销链,加快全链条增值增效。在做强种植链的同时,栖霞纵深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实施冷链物流产业链升级延伸工程,提高果品冷链运输的信息智能化。目前,栖霞市拥有果品冷风库、气调库630多座,年贮藏能力120万吨。积极申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水果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着力构建全球化、大宗果品综合交易集散中心,栖霞苹果已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记者感言:与科技“攀亲”

“市里组织的一次苹果技术培训,让我认识了山东果树研究所的研究员李慧峰。经他牵线搭桥,肖家夼村成了‘山东果树研究所助力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基地’。”

深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王鹏绩,攀上了山东果树研究所这门亲戚。6年来,山东果树研究所免费提供新品苗木,而且还现场指导果树管理,给肖家夼村果业的发展插上了“技术”的翅膀。

与技术“攀亲”,必能催生出果业发展的强劲支撑力。

要高质量发展苹果产业,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带动作用,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引擎,引导科技要素向苹果产业聚集,示范打造现代苹果园区,实现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和服务融合发展。  要高质量发展苹果产业,必须加强“政产学研金服用”合作,与高校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建站、建基地等方式试验和转化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

果业技术人员走进田间地头为果农传授技术。

要高质量发展苹果产业,必须邀请、引进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等高层次人才,采用新媒体直播和专家现场指导示范等形式,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农二代,打造苹果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

今年,栖霞市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栖霞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3—2025年)》,提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在种苗、资源利用、装备、数字果园等领域打造全产业链创新团队,加快创新集成省工省力、优质高效的现代集约轻简化栽培技术,培育“田秀才”“乡创客”“新农人”,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把果都栖霞培育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苹果优势特色产业引领者。

编辑:赵巍巍  编审:庞见波

大小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