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日报】凝高标准能力作风 聚高质量莱阳动能!莱阳市奋力迈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

【烟台日报】凝高标准能力作风 聚高质量莱阳动能!莱阳市奋力迈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

2022-02-21 09:29

凝眸来时路,奋发向未来。回望过去五年,莱阳迎难而上、砥砺奋进,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沉甸甸的成绩单,让所有为之付出的人们都与有荣焉:五年来,莱阳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五年来,莱阳乡村振兴开创新局;五年来,莱阳改革攻坚纵深而进;五年来,莱阳城市形象不断提升;五年来,莱阳群众生活蒸蒸日上。站在历史新起点上,莱阳市用一系列目标明确、方向清晰的行动,吹响了争先夺旗的集结号。

凝眸来时路,奋发向未来。

回望过去五年,莱阳迎难而上、砥砺奋进,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沉甸甸的成绩单,让所有为之付出的人们都与有荣焉:

五年来,莱阳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21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79.2亿元,增长4.8%;先进制造业快速成势,绿色食品、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等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山汽产业园、海尔智慧厨电等项目建成投产,省级化工园区成功获批;现代服务业增量提质,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胶东智慧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加速布局,电商网络零售额达到66亿元、荣获全国农产品电商百强县。

五年来,莱阳乡村振兴开创新局。粮食年产量稳定在40万吨以上,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2家,居烟台首位;“三品一标”产品达到45个,莱阳梨荣获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莱阳古梨树群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五年来,莱阳改革攻坚纵深而进,莱阳莱西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总体方案获省政府批复,被列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四大战略支点之一。“双招双引”成效显著,引进三类500强项目27个、10亿元以上项目42个,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00个;创新“云招才”等模式,引育各类人才1.6万余人。

五年来,莱阳城市形象不断提升。主城区基础配套日臻完善,构建起“两区”联动、“一带”贯通的发展框架。居民居住环境持续改善,改造棚户区和老旧小区45个,体育公园、蚬河公园二期、剧院广场改造顺利完工,新增城市绿地130余万平方米、修复生态湿地2000余亩。城市承载力明显提高,打通“断头路”11条。

五年来,莱阳群众生活蒸蒸日上。每年将可用财力的8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76.6亿元、年均增长8.6%。全市784个村庄全部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荣获第六届省级文明市、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和省“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市……

站在历史新起点上,莱阳市用一系列目标明确、方向清晰的行动,吹响了争先夺旗的集结号。

唯旗是夺 跻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第一方阵

春节前,莱阳市召开了第十五次党代会和“两会”,确定了全市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明确了“跻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第一方阵、迈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的总体定位,提出了“加快建成区域融合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创新动能迸发的先进制造业强市、彰显胶东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独具梨乡魅力的乡村振兴样板和开放包容、生态宜居、文明和谐、充满活力的现代化高品质城市”的奋斗目标,向全市发出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动员令。

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春节后,莱阳第一时间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暨能力作风建设年动员大会,详细分析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号召全市上下要提升能力、优化作风,比学赶超、进位争先,“推动整体工作向烟台第一梯队迈进,各专项工作向烟台前列迈进”。

会上传达的三大议题明确释放莱阳“奋力迈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的坚定决心:“2022年经济工作任务”扎实详细、挂图作战;“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刀刃向内、正风肃纪;全市“大竞赛、大比武”工作奖罚分明、一督到底!

“要直面发展之要、作风之弊,以能力和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引领全市上下为振兴莱阳背水一战!”会上,莱阳市委书记卢春玲就开展好“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从为什么开展、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怎么开展、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四个方面与大家做了深入的交流。她表示,面对“标兵”越来越强、越跑越快的局面,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莱阳唯有破釜沉舟、放手一搏,以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顽强作风,克难求进、奋起直追,才有可能突出重围、凤凰涅槃。

为此,莱阳市强势启动以“提升能力、优化作风、唯旗是夺、争创一流”为主题的“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全方位实施“落后工作提升、一般工作进位、先进工作夺标”三大工程,奋力在烟台当标杆、在全省作示范、在全国创经验。同时开展“担当实干、唯旗是夺”大比武、大竞赛,在改革攻坚、基层党建、“双招双引”、乡村振兴等12个方面赛马打擂,进一步提振干部队伍精气神,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导各领域各层面打头阵、争第一、扛红旗。组织“大培训、大练兵”活动,大力开展专业化能力培训,让干部在摔打磨炼中加快成长,练就“善作善成”的过硬本领。

开局就是决战 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强有力的作风建设对应的是高定位的奋斗目标。

2022年,莱阳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外贸进出口增长9%,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4%,完成节能减排降碳各项约束性指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莱阳市“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双招双引、营商环境“三项重点”、奋力实现经济开发区、乡村振兴、丁字湾新区、城市更新“四大突破”,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姿态,发起“八大攻坚战”。

项目建设始终是首要“重点”,强力推进山汽商用车实验基地和零部件产业园、海尔市场创新产业园二期、国际绿色食品城等总投资470亿元的32个重点项目,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确保12个省烟重点项目一季度全部开复工,奋力实现首季“开门红”。

“双招双引”这个“重点”,将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年内力争引进过10亿元项目20个、三类500强项目12个。培强绿色食品、新能源汽车等主导产业,发挥鲁花、龙大等绿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做好延链、强链、补链文章;积极推进山汽商用车产业升级和舒驰客车新生产线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重点抓好昇辉科技技改项目、海尔市场创新产业园二期等项目建设,提速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个“重点”,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零跑腿”“最多跑一次”要求,全面推行“网上办”“掌上办”,进一步优化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等制度,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企业机制,全力打造优良的政务环境。

经济开发区作为“四大突破”之首,年内将加快山汽26万辆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园、化工产业园、胶东智慧物流港等建设。作为“双莱”一体化发展的启动区,今年将抢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机遇,抓好七星河流域综合整治,加快实施长江路、黄河路南延等8条道路建设工程,完成化工园区“一企一管”建设,着力打造绿色循环园区。

乡村振兴的“突破”集中在“五个振兴”协同发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莱阳方案”。年内推动莱阳梨产业重塑优势,完成4000亩老劣梨园改造任务。建设高标准农田5000亩,粮食产量保持在41万吨以上。系统谋划龙旺庄、万第等示范片建设,逐步带动全域振兴。年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2%,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到66%;美丽乡村样板示范村覆盖率达到45%以上。实施人才兴农计划,培育高素质农民400人。引导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年内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0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做好4个重点镇、20个重点村庄帮扶工作。

“突破”丁字湾新区,年内积极融入环湾产城协同发展,构建清洁能源产业承载区、海洋经济科创成果转化区。

中心城区的“突破”将按照“一年有突破、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的思路,以五龙路、龙门路等主干线为城市发展轴,打造城市更新示范带。逐步完善慢行系统、雨污分流、农贸市场、智慧城市、15分钟生活圈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年内开展美化、绿化工程10项,更新62条市政道路设施。旧村改造年内完成南关、大寺街、辛格庄等6个回迁安置区建设和群众回迁工作,完成18个小区提质升级,惠及群众4834户。

砥砺攻坚 奋力实现首季“开门红”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攻坚战”中,场场硬仗。

稳增长攻坚战。全面实施抓经济运行“六步闭环工作法”,市级分管领导每月定期调度,确保各项指标稳中快进。抓重点企业,以本土龙头等“五类”企业聚势增能促增长。加快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年内新增“四上企业”32家以上。

财源建设攻坚战。今年莱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达到26.53亿元,其中税收占比要达到74.97%。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建立签约项目财税评估问效机制,提升项目财税贡献。

改革创新攻坚战。用好“双莱一体化”战略机遇,把更多政策、项目、资金拼下来、抢回来。开展“标准地”和“亩产效益”评价改革,盘活“三闲”土地1050亩以上。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年内争创烟台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3家以上,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各10家。力争全年引进各类人才2500人以上,打造“才聚梨乡”创新高地。

民生保障攻坚战。今年进一步提高民生支出比重,坚持8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全年安排民生投入41.7亿元。确定的15项为民服务事项,确保按期完成、如数兑现,让群众满意。

2022年,莱阳将保持进的态势、干出快的节奏,奋力实现首季“开门红”,以开局“精彩”带动全年“出彩”,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邵壮 王海涛

大小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