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向上向优向好,烟台这样做!
2024-10-31 21:14 来源:大小新闻国庆节前后,国家推出一揽子增长政策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那么对于微观的经济社会环境有哪些影响,这些增量政策如何细化落地?
10月30日,烟台市印发了《关于推动全市经济向上向优向好的若干措施》,31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全市经济向上向优向好的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
会上首先发布了烟台市经济运行情况,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05亿元、增长5.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9%,外贸进出口完成3427.5亿元,整体经济运行稳健向好、进中提质。
“当前已到了冲刺全年的关键时期,推出新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助力打好收官战,很有必要。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经过大量调研,结合烟台实际,形成了《关于推动全市经济向上向优向好的若干措施》,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共10方面54条。”烟台市政协副主席、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松杰说:“在文件制定过程中,不折不扣落实上级政策,因地因时推出务实举措,统筹供需实现协同共进。”
财政货币政策:362.22亿元地方债集中支持144个项目建设
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具有锚定意义,对市场信心企稳起到关键推动作用。
《措施》提出,发挥10.27亿元“两重”政策资金撬动作用,推进城市建设、地下管网改造等领域16个项目年底前全部开工。
今年累计争取的362.22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年底前全部发放、集中支持144个项目建设;积极争取2025年提前批债券额度。
烟台市财政局局长孙福勋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我市入选全国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获得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亿元,将重点推动基础化学原料、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食品精深加工等4个细分行业,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据孙福勋介绍,结合国家和省级政策的实施,烟台制定出台了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实施意见,以更大的财政奖补力度,鼓励支持企业更新设备、改进技术。比如,对符合国家发展方向、契合产业导向、生产性设备投入500万元以上的新上或技改项目,补助比例由设备投资额的5%提高到6%,标志性产业链项目可达到8%,最高补助金额由1000万元提高到1500万元。
《措施》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指导银行对符合条件的贷款一个月内完成授信审批。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落地,力争四季度投放项目及企业5个以上,全年发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超10亿元。聚焦全市重点产业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以揭榜挂帅等形式支持3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投资政策:推动裕龙岛、万华新材料全面建成投产
《措施》将推动年内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具备全面投产条件,万华(蓬莱)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一期、万华乙烯二期、潍柴—比亚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一期年内全面建成投产。
启动市域铁路改造工程。加快G18荣乌高速烟台枢纽至蓬莱枢纽段改扩建工程建设,力争年底实现工程量过半、完成投资25亿元。加快推进长岛港区陆岛交通码头建设,年底庙岛陆岛交通码头工程项目完工。
推动老岚水库、套子湾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和提标改造工程年内试运行。单独核定4.12亿元专项债券资金用于各区市重点水利项目建设,积极争取省级贴息补助。
1000万元市级服务业引导资金,重点支持一批示范明显、带动力强的优质项目、重点事项,年内力争122个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建成50个以上、完成投资90亿元以上,力争30个生产性服务业突破事项完成7个左右,其余23个全面实现年度目标任务。
将雨污合流管网改造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年内完成304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促消费政策:房市、楼市、车市都有优惠
普通居民对消费利好的政策尤其关心。
23日,烟台市住建局、市财政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促进烟台市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要求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优化住房套数认定标准,调整或取消各类限制性措施;《通知》支持“拆旧建新”,开展存量商品房收购,加大白名单推送力度……
“下步,全力推进高品质住宅项目开发建设。对今年10月1日起,未来三年将统筹推进80个高品质住宅项目建设,目前已开建35个项目。对采用剩余法进行地价评估时,按350元/平方米在土地出让金中直接加计客观建安成本,降低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对新开发高品质住宅项目的起居室、客厅、餐厅等设置挑空空间,以及户属空中花园、空中共享平台、将架空层作为公共开放空间和绿化使用地等,在满足相关设计要求前提下,不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在发布会上,烟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孙玉荣说。
相信九十月份,不少烟台居民购买新车、家电等节省了数千元至数万元。据市财政局统计,目前已筹措到位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9.3亿元,目前已发放汽车报废更新补贴8869.5万元、正按程序发放家电以旧换新补贴4960.7万元;后续资金待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也将及时兑现到位。
绿色发展政策:“核风光氢储”一个都不能少
《措施》持续推进“核风光氢储”一体化发展,全年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450万千瓦。确保2025年招远核电项目春季高质量开工建设。加快办理海上风电、海上光伏等涉海重点项目用海手续。提速中石化龙口、国家管网南山、西港区3个LNG基地建设。莱州区域储能中心争取年内部分建设完工,加快推进牟平区域储能中心项目建设。
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示范、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示范、工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示范、循环经济等领域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双碳”科普馆建设。
进出口政策:为国际供应链头部企业争取融资600亿元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据市商务局统计,1—9月,全市外贸进出口完成3427.5亿元、增长1.7%,总量居全省第二;实际使用外资13.9亿美元,居全省第二。百家外贸企业完成进出口2299.5亿元、占全市比重达67.1%,增长面由年初48%提高到60%。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完成321.2亿元,增长34.9%。
《措施》支持企业参与“好品山东鲁贸全球”市场开拓行动、国际精准采购活动,鼓励黄渤海新区、龙口、福山、莱州等区市围绕汽车零部件、铝制品、纺织面料、西药原料药等重点中间品拓宽出口渠道。力争全年进出口增长3%左右。
加大对国际贸易供应链头部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年内平台融资规模争取突破600亿元。
扩大“关保通”等金融产品的覆盖范围,四季度力争将50家外贸企业纳入金融伙伴,年底突破1000家,关税担保额突破5.5亿元。
支持符合资质的企业开展原油进口,加快全球矿产品保税混配中心建设,以新模式带动铜矿砂、铁矿砂、金矿砂等大宗商品进口。
服务政策:推进涉企“一件事”集成办理
为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提出要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什么是“高效办成一件事”?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隋玉娜在发布会上举了个例子:“以开办一家餐饮店为例,通过将分散在多部门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户外招牌设置、消防安全等‘单个事’,整合为企业群众眼中的开办餐饮店‘一件事’,实现‘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次提交、集成办理’,通过数据多跑路,实现企业少跑腿,推动政务服务由‘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
在贯彻落实国家、省“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部署基础上,行政审批服务部门推出了127个“一件事”主题场景,通过对审批信息进行网络分发、限时反馈、多部门共享等方式,办理时限、跑动次数、申请材料分别平均压缩72%、61%、35%。
特别是在保障重点项目快速落地方面,烟台市打造了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建设“一件事”。将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许可阶段所涉及的施工许可、人防、消防、质量监督、安全监督、用水用电等10个事项集成办理。由行政审批服务部门负责施工许可的工作人员进行统一调度督办,“项目管家+企业服务(审批)专员”的服务团队,提供“点对点”审前辅导,确保“一件事”申请材料一次达标,审批一次受理,结果一次办结,项目审批平均用时压缩率达80%以上,今年以来,全市共有43个项目实现“一件事”集成办开工。
民生、农村政策:3000户独居老人可以“一键呼叫”
四季度将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全市总数达到96家。在进出烟台高速口、蓬莱国际机场、动车站以及市内主干道公益广告位投放“烟台农品”广告。组织农业龙头企业赴澳门、广州、长沙参加3场域外展会推介活动。
组织实施2024年水产种业提升项目,重点支持3-5个水产优良品种引进、选育和培育,支持10-12个品种种质资源保存、保护,力争全年全市水产苗种产量达到4700亿单位。
全年新增养老床位1400张,为3000户独居老人免费安装“一键呼叫”智能安全监测设备;加快实现为全市符合条件的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建成家庭养老床位2600张以上、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不少于4800人次等目标。
对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12个月以上的参保企业,职工数在30人以上且上年度裁员率不高于5.5%的,或30人(含)以下且裁员率不高于20%的,可以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
迎峰度冬期间煤电企业存煤可用天数确保不低于20天、目标25天、力争达到30天。
YMG全媒体记者 孙长波
责任编辑:杨云阁
扫一扫下载大小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