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香可口,回味无穷!这道烟台美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鲜香可口,回味无穷!这道烟台美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2-03-03 18:37 来源:大小新闻

烟台风物志


 在烟台海阳市,有一种食物,它和普通面条相似,虽然称其为面条,但内容却大有不同,其制作工艺更为复杂,它曾经是老一辈海阳人中的记忆,如今却在餐桌上难觅踪迹,这种食物就是“包面汤”。


 2018年,得到包面汤“真传”的刘孚香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开了一间名叫“海阳包面”的小店,将这份老味道传承了下来。


包面汤是一种情怀

刘孚香是海阳市里店镇纪疃村人,一大早她就会在自己的小店忙活起来,她对质朴的包面汤有着特殊的感情,十几岁的时候就跟着姥姥、妈妈学习包面汤的制作工艺,包面汤对她来说是一种情怀。

刘孚香刚开始学做包面汤的时候并不太顺利,因为面粉和地瓜面粉调配的比例问题,不易成形。调配包面汤的比例很复杂,白面硬了地瓜面软了的话,擀的时候就会挤出来。小时候看母亲做包面汤的刘孚香,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会打电话给母亲询问,母亲总会耐心的告诉她,白面要比包饺子的面硬一点,地瓜面调配的只要能握成团就可以了。

以前,白面粉过于“金贵”,而地瓜面又拿不上台面,将两者混合到一块,既减轻了白面粉少的负担,又成为能够招待客人的“好东西”。

八岁那年,刘孚香家里盖房子。母亲好不容易用几年时间攒了三十斤麦子,用来招待前来帮忙干活的邻里,中午的时候擀个白面条,晚上就做个包面。


鲜香可口,回味无穷

在没有开店之前,刘孚香大多都是做给身边的人吃,后来发现包面汤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要比想象中的高,她就充分将自己的茶馆利用起来,在一楼开起了包面馆。

每天早晨7点左右,刘孚香就要早早的来店里准备,揉面、调比例,包括当天的小菜和开卤的时令蔬菜都必须是当天采购的新鲜货,这样才能保证包面汤的鲜度。

包面汤,也有人叫它地瓜包芯面汤,取材简单,用当地的面粉以及精选的上等地瓜晒干磨成粉,将地瓜面粉与白面粉糅合,擀成薄饼,切成细细的面条,既有地瓜的香甜也有十足的筋道,再配上海阳小海鲜与时令蔬菜做成的海鲜卤,鲜香可口,回味无穷。

老辈的食材比较少,跟如今大有不同,用茼蒿、芸豆、大白菜,再加上新鲜蛤蜊肉、对虾肉、扒皮狼鱼肉、蟹肉、海参和鲍鱼等,与筋道的面条相得益彰,不同年龄层的顾客都能够接受。刘孚香说,现在的小店已经经营了两年,每天能卖出百余碗包面汤,尤其是夏天的时候,很多外地的游客都来海阳旅游,会专程来尝一尝海阳的老味道。


一碗包面汤,有着海阳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同时也承载了一个时代的记忆,历经岁月的沉淀,那熟悉的味道充满了童年的回忆和老辈人的情怀。刘孚香希望给包面汤贴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签,将这门手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YMG全媒体记者 庞磊 通讯员 潘晓芸 赵梓杰


责任编辑:王蕾


大小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